战术导弹技术

访问量:56818

  • 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加速度

    梁守槃;

    <正> 在给定某一坐标方向的弹道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后就可以取其中任一段落,把位移写作时间的多项式。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求得这段的中点的速度分量和加速度分量。通常,如果多项式的方次低而数据的点数多,就可以滤去数据的误差,但同时也“抹掉”了运动量随时间的真实变化,而得到它的平均值。反之,如果多项式的方次高而数据的点数少(但仍多于多项式的系数数目,否则就不能应用最小二乘法了),则又可能因个别原始数据的误差,导致运动参数的突跃变化;而这种变化本是一种假象,从弹体受力情况看,是不可能发生的。

    1986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轰炸机隐身外形的研究

    陆柱蕙;

    <正> 序言当前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目标在空中被发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使飞行器的生存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国外隐身飞行器也随之而发展起来。在美国已研究了约二十年。由洛克维尔公司正在研究的B-1C能将前下方30°姿态角下的雷达散射截面减缩到B-1B的1/10。隐身远程轰炸机ATB也正在秘密地进行研制。据参与ATB项目的一位工程师透露,ATB的雷达散射截面将降到了1/10~6m~2,这架飞机预计在84年底可进行首次试飞,1991年即可

    1986年03期 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 遥控导弹最优制导律

    李忠应;

    本文研究了当目标作等速水平直线飞行时遥控导弹的最优制导规律问题。文中建立了准相对运动方程作为导弹—目标系统的状态方程,利用最小值原理研究了二次型性能指标在各种不同的目标集下的最优制导律问题,得出了较为实用的最优制导规律。

    1986年03期 1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 导弹设计中的几个空气动力问题

    吴文正;

    最近几年,从导弹设计方面,向空气动力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喷气流对火箭弹的散布影响;2.与导弹垂直发射有关的问题;3.冲压发动机进气口设计问题;4.矩形截面导弹的设计问题;5.高攻角空气动力学问题;6.推力矢量控制及控制效率的最优化等等。本文将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的讨论,并且给出了一些典型的试验及理论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86年03期 2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 提高地空导弹可用过载的气动方法

    郁九宝;

    本文首先讨论了提高地空导弹可用过载的三种气动设计方法;然后,以风洞试验结果为依据,详细比较了两种气动外形的导弹性能;着重叙述了导弹攻角增大后可能出现的气动交链现象对自动驾驶仪设计的影响;最后,论述了适当增大攻角减小翼面是提高地空导弹可用过载的现实途径。

    1986年03期 4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 空空导弹弹体接头柔度的确定方法

    段德高;罗荣寿;

    本文研究了空空导弹弹体接头柔度的确定方法。文中提出了改进的传递矩阵法,在该法的数学模型中加进了接头的模型,从而建立含有计算和测试模态的目标函数与接头柔度之间的隐含关系。利用DFP变尺度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得各个接头的柔度。计算过程中提出了加权因子选取的原则和方法,应用Steward差商代替偏导数,经实例计算和分析,证明所用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而且不用求解导弹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可直接求得各个接头的柔度。所讨论的问题除空空导弹外,对其它链式结构也是同样适用的。

    1986年03期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 S导弹全尺寸零升总阻的预计

    吴慰祖;吴璞如;董占鳌;

    本文根据缩比为1/10和1/13的S导弹模型分别在0.6m~2风洞所进行的全弹零升前阻与底阻的实验结果,并综合了在该风洞中进行的喷流、通气以及雷诺数效应等专项实验研究结果。阐述了零升总阻的修正体系。由其而预计的S导弹全尺寸零升总阻与飞行测量值有着很好的一致性。其研究方法可供其它导弹参考。

    1986年03期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