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导弹技术

访问量:56818

  • 战略导弹武器的发展与对策

    钱振业;

    <正> 战争需要武器,新技术的成就为新式武器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本文拟从世界各国导弹武器的发展进程中研究其规律性,探讨我国发展战略导弹武器的对策。一、回顾在五十年代,美、苏在弹道式导弹的发展进程中,虽然都解决了战略导弹的有无问题,但是,由于所拥有的导弹均采用地面上发射方式,导弹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极低,以及精度

    1986年S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前言

    <正> 航天部导弹总体设计情报网于1985年10月在青岛召开了“国外导弹发展趋势与对策分析”研讨会,49个单位的9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有45篇技术报告在会上进行了交流。我国的导弹武器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给科学技术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新技术又往往首先在武器系统的研制中得到应用,因

    1986年S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2000年国外战略地地导弹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对策

    杨春福;

    <正> 本文着重依据四十年来战略导弹的发展史,从中摸索出一些规律,利用趋势外推的原则,进行定性预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争先恐后地发展战略核武器,其中战略地地导弹的发展摆在首要地位。美国先后研制成功的战略地地导弹不下九种;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战略地地导弹是“矮人”小型机动洲际导弹。苏联先后研制成功的战略地地导弹有十六种;目前正在进行飞行试验的新一代战略地地导弹有SS-X-24和SS-X-25两种固体洲际弹道导弹。纵观四十年来战略导弹的发展史,从中可以摸索出一些规律。分析研究这些规律,对于掌握战略导弹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其中某些规律做些简单的分析:

    1986年S1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 未来战争中的巡航导弹及其发展对策

    毕士冠;

    <正> 前言诚然,过去29年间,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从整体上看,我们至今仍没有摆脱导弹武器性能较低,技术落后的被动局面。我们在导弹武器许多技术领域中,同西方先进国家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有利的“和平”时机,按照科学的战略任务范围分析原则,正确地分析一下各类导弹在我国未来国防力量中的作用和地位,科学地估计一下各种导弹对我国军事科学技术进步可能产生的推动作用,以便提出

    1986年S1期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 美苏地地战略导弹的发展趋势和关于地地战略导弹发展途径探讨

    叶名兰;

    <正> 地地战略导弹是美苏核武库中一支重要的威慑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两个超级大国军备竞赛的加剧,地地战略导弹将有新的发展。其发展趋势如何和我们怎么办?这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美苏地地战略导弹的发展趋势四十年来,美苏发展了四代地地战略导弹,目前正在研究第五代。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固

    1986年S1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在新的战略防御条件下洲际导弹仍应加强,不能削弱

    赵全仁;

    <正> 当前,对弹道导弹的防御技术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称,“星球大战”计划中的四层拦截方案,每层拦截概率为90%,这样总的拦截概率可达99.99%,美国支持派一直在尽力吹嘘,夸大其作用。由于这种原因,所以就有人对发展陆基战略导弹(尤其是洲际导弹)的实际意义发生怀疑,提出了放弃陆基战略导弹,发展潜地导弹的观点。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从长远看也是危险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1986年S1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战术导弹的发展与对策

    陈曼琪;

    <正> 一、前言战术导弹发展的历史虽然不很长,但在战争中已发挥出极大的作用,引起各国军事专家的重视,各国为取得战役和战术上的主动权都在积极地发展更多、更先进的战术导弹。从技术上讲,战术导弹仍不失为先进技术的结晶,并向更复杂、更精确的方向发展,但从战备和使用频度上,又有着向常规、廉价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技术上的复杂性、先进性与数量上的常规性,必然在经济上使军费开支增大。各国支付军费开支的能力又与政治、经济

    1986年S1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浅谈战术导弹发展的几个问题及我们的对策

    周卿吉;

    <正> 导弹自从进入世界武器大家族四十多年来,现在已达几百个型号。作为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支系的战术导弹,已成为一代新型的有效武器,近二十年来,在各地的局部战争中被大量使用。被导弹击毁的目标占的比例很大,充分显示了战术导弹的威力。取得了显著的作战效果。仅仅海战就有四次使用战术导弹,即:

    1986年S1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中高空地空导弹防御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温羡峤;

    <正> 未来战争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空袭和反空袭。导弹是进行战争的主要武器,地空导弹则是反空袭武器中的主要角色,中高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将和其它类型的武器系统一起,构成纵深配置的庞大空防系统,实施国土和要地防空,以保卫重要的地域和目标。随着空袭武器的不断发展,中高空地空导弹系统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针对今后空袭兵器的各种挑战,未来中高空地空导弹防御系统应具有的性能是: 1.针对未来战略和歼击轰炸机速度快、飞行包线大的特点,导弹系统应具有高速、射

    1986年S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对未来地空导弹的要求

    邬烈升;

    <正> 一、前言自地空导弹问世以来,世界各国竞向研制。一时,地空导弹一跃成为战术防空武器之佼佼者。目前世界上已有数十种类型地空导弹,型号繁多,品种齐全,而真正经过实战使用的却不多。据历次局部战争统计,有地空导弹参战的防空武器对飞机的杀伤率仅为2%左右,和二次大战时期普通防空兵器对飞机的杀伤率相差无几。这说明当前防空导弹的性能虽有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大,远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

    1986年S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空防斗争的变化对地空导弹发展提出的要求

    刘发来;

    <正> (一) 地空导弹从四十年代初问世以来,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并且经受了多次局部战争的检验。到目前为止,国外装备和正在研制的地空导弹约有四十多种。苏联研制成13种型号,装备了八万多枚,导弹是世界上装备地空导弹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国家,已经形成了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的火力配系,高度覆盖范围为15—34000米,

    1986年S1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战术防空导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张德昌;

    <正> 战术防空导弹经过四十年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空域配套的地(舰)空防御系列,它已在防空拦截兵器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现代军事技术和空袭武器不断发展,使未来的空袭与空防斗争变得异常复杂。一、国外空袭武器的特点八十年代以来,空袭武器采用饱和攻击、隐身技术,并运用远射武器和综合性欺骗手段进行突防。概括起来,国外空袭武器的主要特点如下:

    1986年S1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法国响尾蛇/猎鹰/西卡/海响尾蛇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顾正明;

    <正> 法国响尾蛇、猎鹰、西卡、海响尾蛇武器系统是同一系列四种低空、全天候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法国马特拉发动机公司研制和生产导弹,汤姆逊-CSF公司负责武器系统,法国火药和炸药公司生产导弹的发动机和装药。南非得到法国许可,可以生产响尾蛇武器系统的导弹,在南非被称为仙人掌系统。法国和埃及已达成协议,共同生产西卡系统。猎鹰系统在沙特阿拉伯已服役。

    1986年S1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国外空空导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兼谈关于我国空空导弹发展的意见

    胡金城;

    <正> 一、前言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在几次局部战争尤其是1982年的马岛战争和黎巴嫩贝卡谷地的大规模空战中,空空导弹的使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军事家们认识到空空导弹已成为现代战斗机必备的空战武器。而且,随着空战环境的日趋复杂和空战战术的演变,各国空军对空空导弹的依赖程度将会越来越大,对空空导弹的战术技术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样将会提供性能越来越先进的新一代空空导弹。

    1986年S1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关于我国空空导弹的发展及预测

    姜邦举;

    <正> 一、我国空空导弹的发展现状我国空空导弹的制造创业于五十年代后期,由仿制开始,经过参照样机测绘设计、改进改型,走向自行设计研制。生产过雷达和红外两种导引类型的系列产品,为装备部队,援外和外销有过贡献。但仍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1.我国空空导弹的研制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相差二十年左右。在研制方面缺门短线多。在经营管理上基本上是传统的管理方法,微机刚刚步入管理领域,还不普遍,缺乏

    1986年S1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飞航导弹发展对策探讨

    盛德林;

    <正> 一、前言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夺取军事优势,一直进行着军备竞赛,不断地在世界各地制造紧张局势,挑起局部战争。另一方面广大人民也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阻止战争的爆发。同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目前在军事上处于势均力敌,谁要发动战争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致命的核报复。虽然目前这种军备竞赛已在向太空发展,但要打破平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

    1986年S1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 反舰导弹的研制现状与展望

    马裕;

    <正> 一、国外反舰导弹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方针 1.“艾拉特”号事件所引起的冲击在一九六七年十月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苏制“冥河”舰对舰导弹一举击沉了以色列的“艾拉特”号驱逐舰(标准排水量为1710吨)。此事件顿时震惊了美国和西方各界,许多国家的军事技术研究人员乃至身居要职的军政要人纷纷就此发表评论。在一番激烈争论之后,美国看出了自己在反舰导弹(尤其是舰对舰导弹)的研制和使用方面存在差距。为尽快填补空白,赶上苏联的优势,美海军于一九六七年底与道格拉斯公司签订了研制“捕鲸杈”

    1986年S1期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未来战争中的反坦克制导武器

    李昌龙;

    <正> 国外军事评论员认为:如果在2000年发生战争,则战场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立体战场将扩展到宇宙空间,战场将包括空中,地面、海上、海下和宇宙空间等五个方面,作战双方为了争夺某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将有可能同时由上述五个方面展开直接的对抗,而且作战的双方的界线将趋于模糊,形成一个互相渗透,立体交错的复杂局面。随着新武器装备和新技术的应用,未来的战争将是一场由电子战、导弹战、坦克战、海战、炮战等多种形式构成的综合战争。

    1986年S1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反坦克导弹与人工智能反坦克

    文仲辉;

    <正> 一、引言坦克与反坦克武器在矛盾与斗争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日新月异”地发展。七十年代以来新型装甲的出现,对反坦克导弹是严重的挑战。新型装甲的效能比一般装甲有效得多。有人曾断言:“要不是发明了复合装甲,坦克将无法进入二十一世纪”。尽管这种评论有些过分,但它说明了新型复合装甲的出现对坦克发展的重要意义。英国、苏联、美国、日本、西德、以色列等国都在研究发展新型装甲,并在进一步研究采用具有超高强度的复合材料,改进装甲车辆的结构,以提高装甲车辆的防护能力。

    1986年S1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反坦克导弹的发展方向

    徐耀华;俞仁顺;

    <正> 一、反坦克导弹的发展背景未来的地面战争将在大纵深的战场上由高度机动的双方进行一系列的战斗,主要进攻特点是突然性和快速性。突然性使防御者没有充分时间来组织有效的防御,而快速机动性可使进攻方迅速向纵深推进。因此,坦克兵已成为地面作战主要突击力量,它不但适合常规战争中使用,而且适合在核、化学、生物武器条件下作战。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型装甲武器,坦克的数量急剧增长,如,华约和北约集团双方军队拥有坦克的总数将近十万辆,一个机

    1986年S1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炮兵现代化的捷径——试论制导武器在我国野战炮兵现代化中的地位及发展方向

    张廷良;

    <正> 精密制导武器的出现,给予野战炮兵以新的面貌。现代炮兵已发展成为具有压制、防空、反坦克的全面作战能力,是能对几十米直至千公里之遥远目标实施火力突击的主要兵种。目前,地——地战役、战术导弹、野战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已成为野战炮兵不可缺少的装备。

    1986年S1期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关于研究导弹隐身技术的设想和建议

    董月娟;

    <正> 在现代战争中,各种导弹武器威力的发展,无不依赖于无线电电子设备的效能。电子战对导弹的生存能力是个严重的威胁。若不采取对抗措施,大量的战术导弹就很难在现代战争中达到予期作战效能。因此,如何来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与生存能力,是导弹设计师所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为了保证导弹在恶劣电磁环境下具有生存能力,必须采用“隐身技术”。

    1986年S1期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巡航导弹精确制导修正技术

    廖朝佩;

    <正> 前言巡航导弹最近十年来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美国研制的第一代巡航导弹已装备部队使用,第二代不久即将研制成功,第三代洲际射程(11000~14800公里)的巡航导弹也在预研中。苏联各种新的远程巡航导弹也陆续装备部队。巡航导弹取得如此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精确制导技术的进展。据报导,美国的战略巡航导弹,不管射程远近,其精度均可达30~100米,比同类弹道导弹几乎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如果加上末制导,精度可达几米,可

    1986年S1期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关于国外几种制导方式与对抗设施的分析

    孙庆光;

    <正> 随着当代电子战技术的飞速发展,雷达、通讯、干扰设备的应用与改进,电子战的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美国曾把电子战分为三种类型:电子支援措施(ESM)、电子对抗(ECM)和电子反侦察干扰(ECCM)。无论叫电子战也好,电子对抗也好,都是对立双方所进行的斗争,都是利用自己的干扰设备的功率去扰乱敌人的通讯联络和制导系统,达到打击歼灭敌人保护自己的目的。有些军事专家认为:“掌握电磁波的多寡及灵活运用干扰设备的能力,是掌握战争主动权、取得电磁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1986年S1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九十年代反舰导弹的电子战

    倪汉昌;张立先;

    <正> 一、电子战的作用与地位自从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导弹艇发射六枚“冥河”舰对舰导弹取得六发六中的好战绩以后,世界各国反舰导弹获得飞跃发展,导弹的性能也在不断完善。导弹技术的发展又与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导弹在实战中取得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战国双方电子战的水平。可以认为现代的海战离不开反舰导弹,离不开电子战,历次海战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施放了各种干扰,致使埃及五十发导弹全部偏离目标,而以色列的“伽伯列”导弹却击沉十余艘无干扰措施的埃及导弹艇。

    1986年S1期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半主动寻的舰空导弹垂直发射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张海容;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防空导弹的垂直发射方式有取代倾斜发射的趋势。防空导弹的垂直发射技术是根据现代防空的要求,由随动、定角发射方式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发射技术,在国内、外引起了普遍的重视。这种发射技术将会大大提高防空导弹的作战性能,但是也会给武器系统带来限制和约束。本文将着重分析半主动寻的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的有关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986年S1期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国外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发展趋势——垂直发射技术崭露头角

    傅敬民;

    <正> 垂直发射的原理并非新颖,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人已经开始研究从潜艇后面水下发射箱中垂直发射V—2火箭的可能性。现在弹道式导弹已普遍地采用了垂直发射的技术。最近几年有若干国外舰空导弹已积极准备采用垂直发射的方案。

    1986年S1期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五○二一会议报告目录

    <正>~~

    1986年S1期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