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良贤;赵华超;温炳恒;
在综合研究、分析有动力运载器技术要求及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运载器俯仰角速度为目标函数,以运载器的推力、水舵及推力矢量偏转角等作为设计变量,对运载器的弹道进行优化设计.对运载器水下所受到的随机干扰进行了探讨。
1992年03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 马文政;
根据对现有国内外红外空对空导弹的性能数据进行统计,总结出估算红外空对空导弹动力射程的经验公式.该公式用于导弹初步设计和评价国内外空对空导弹的性能是行之有效的.指出采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是提高红外空对空导弹性能的重要技术途径.
1992年03期 7-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张国安;
某导弹的飞行任务可靠度,原来评定得偏低.本文基于贝叶斯(Bayes)理论,以B(0,0)作为验前分布,按可靠性增长观点评定该导弹的飞行任务可靠度.在置信度为0.7时,可靠度单侧置信下限为0.900,大大高于原来评估的0.730。
1992年03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万自明;
通过全程拦截弹道的设计与计算,验证了与空间目标直接碰撞的可能性,对末制导做了分析与计算.分析并比较了几种较为典型的末制导规律,通过理论分析与大量实际的末制导段弹道计算,分别为单轴和三轴拦截器选择了末制导律;按选定的末制导律,进行了各种交会情形下的弹道计算.结果证明:如果不考虑控制误差,在0°~90°的各种交会角条件下计算的理论脱靶量均小于1m,能够实现直接碰撞击毁目标.
1992年03期 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 李景源;胡万海;
在详细分析平行接近法(理想约束方程ε=q=0)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新颖的平行接近法理想约束方程;该方法避开了在应用平行接近法时需要精确量测目标速度V_m和目标运动方位角η_(?)的难题,使得平行接近法的应用成为可能.以某型号导弹为例,利用这种新颖的平行接近法理想约束方程,进行了航向自导回路的数字仿真,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1992年03期 25-2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李秋月;李忠应;
本文运用最优控制理论中的伴随矩阵变换法,推导了一种用于地对空导弹的空间最优制导律.将发射瞬时所确定的空间平行接近弹道作为基准弹道,把由于各种干扰而产生的相对基准弹道的偏离作为偏差来处理,最优控制律使这种偏差最小.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空间最优制导律可拦截机动目标,具有较好的制导精度.制导算法在导引头坐标系中以反馈形式给出,在弹上使用,实现起来比较简便,适用于在线运算.
1992年03期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刘昆华;
通常控制系统由于惯性、滞后等原因,其输出信号必然落后于输入信号.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分子阶次总是低于分母阶次,把它们颠倒过来(分子阶次高于分母阶次),现实系统认为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原型加载系统实验中,输出力矩信号却出现了“超前效性”.为了研究这个异常情况,本文揭示了舵机加载系统耦合力矩的物理本质,分析伺服机构受力平衡关系与运动规律,对系统数学模型的细节进行描述.根据传递函数计算的伯德图与实验值比较,评估该系统数学模型的有用性和基本设计原理的有效性.
1992年03期 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 刘西河;
本文提出了在三轴惯性综合测台上采用最优试验设计辨识捷联组合陀螺动态误差模型,只用四个位置就可以完成捷联组合陀螺21项动态误差模型参数的辨识.这种方法不仅试验时间短,而且模型估计精度,有利于全部测试自动化,在惯性测试理论应用上向前迈进了一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实用.
1992年03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俞仁顺;李志;
本文指出了目前地对地导弹发射程序的主要缺陷,在吸收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技术基础上,建立起导弹发射程序动态优化网络系统.列举了在导弹发射时刮风下雨的天气实例,分析了这一变化情况对导弹发射程序的影响.运用本系统对发射程序进行动态优化调整,效果明显,确保了导弹按时完成发射任务.
1992年03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徐辅仁;顾佩芝;
如何减小战术导弹外壳板(简称弹壳板)滚弯直线度误差是目前导弹生产工艺中的难题.在对最不利实际工况下三轴辊弯板机(简称三辊机)中心辊进给量沿自身轴线分布规律做系统的分析、计算和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弹壳板滚弯直线度误差不等式.针对此不等式各参数变化规律,提出几种行之有效的减小弹壳板滚弯直线度误差的措施.其结果可供导弹外壳设计及生产工艺人员参考.
1992年03期 5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