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世义;
<正> 5 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在计算飞行力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大量的数值计算或试验。如何安排试验,大有文章可做。安排得好,可以事半功倍;否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70年代以来,我国广为流传并普遍实用的优选法和正交设计都是科学的试验方法,可以在计算飞行
1998年04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 刘代军;高晓光;李言俊;董秉印;
简述了超视距空-空导弹的特点,指出允许攻击区是衡量空-空导弹瞬时最大攻击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某型中远程复合制导空-空导弹为例,提出了一种计算导弹允许攻击区的快速模拟算法及平均成功发射概率概念。仿真结果表明,快速模拟攻击区算法在满足机载计算机实时性要求的前提下,有较高的精度。
1998年04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阚亚斌;
针对影响水面舰艇编队能否对目标实施远程攻击的主要问题,即引导兵力的生存能力问题,分析了引导中断情况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引导中断情况下,水面舰艇编队导弹攻击应遵循的作战原则。着重探讨了在引导中断情况下导弹攻击或导弹射击的方法。
1998年04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戴全辉;
简要介绍了隐身技术的意义和发展状况。以飞航导弹的雷达截面控制为目的,根据电磁散射理论,分析了飞航导弹的散射中心分布规律和散射机理。探讨了导弹及其强散射部件RCS控制的主要技术及其减缩效果。
1998年04期 20-2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 黄兴军;朱绪宝;
简要分析了目标特征信号控制技术(即隐身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隐身技术研究仍以雷达隐身为重点,外形技术、隐身材料等是降低武器系统目标特征信号的主要手段。介绍了世界各国和地区隐身技术和隐身武器研究进展情况。最后,预测了隐身技术和隐身武器将朝着全方位、宽频带、多功能、全天候、智能化方向发展。
1998年04期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 王长青;李景源;沈稚厥;胡万海;
提出了一种变增益组合高度方案。通过调整增益,回路可以有效地消除气压高度表的延迟误差,而且具有较强的抗气压波动能力。仿真结果良明,气压/惯性变增益组合高度回路可以提供平滑的高度信号和精度较高的垂直速度信号。
1998年04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沈永福;顾文锦;
结合一种由阻尼陀螺和加速度计组成的传统的导弹自动驾驶仪,通过对加速度计测角速度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两种适用于工程实际的在俯仰和航向两通道实现无陀螺数字式自动驾驶仪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应用实例证明了这两种方案的可行性。
1998年04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胡东;陈文华;杨一栋;
分析了水下潜器的动态响应特性随着攻击过程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控制系统随着飞行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针对水下潜器的纵向系统,应用线性变参数(LPV)方法设计了随速度变化的变增益H_∞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LPV方法优于传统的冻结参数方法。在整个攻击过程中,水下潜器都可以满足性能要求。
1998年04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赵孝彬;张小平;侯林法;
阐述了硝酸铵及其与镁、炭、硼混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并对其分解机理作了深入的探讨。论述了镁、炭、硼等添加剂对硝酸铵的热分解有显著的影响,而且三种物质都能大幅度降低硝酸铵的热分解温度。
1998年04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吴进华;宋申民;徐胜红;
从实际应用出发,提出了一种便于扩展的飞航导弹测试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系统所有程控仪器间的连接都采用IEEE-488总线接口,规范了系统硬件设计的接口标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以CVI为例,介绍了该测试系统的软件。最后,阐述了该系统的特点及其应用效果。
1998年04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陈伯海;徐静琦;关世义;
在线性变换的基础上,通过对谱进行时间一空间转换.利用频谱在飞行器本身不影响大气流场的假定和Taylor的冻结湍流假定下,在计算机上模拟了飞行器所感受的大气紊流流虎场的随机序列。其结果表明,模拟随机序列的谱与靶谱拟合较好,模拟序列的方差与靶谱的方差相近。
1998年04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正>~~
1998年04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樊德省;
<正>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导弹总体专业信息网"导弹新技术研讨会"("98021"会议)于1998年9月20~23日在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镇召开。来自网内16个单位的27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这次研讨会采取了由作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由与会代表提问题、介绍有关技术信息、共同探讨的方式,学术气氛较好,效果也好。共有12篇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与研讨。
1998年04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