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凤林,吴进煌,康文兴,金振中
为了研究复杂武器系统效能的评估方法,以反舰导弹为例,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层次分析法和群决策原理,建立了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性能指标体系,并对复杂武器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
2001年05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董受全
从提高反舰导弹对目标的射击效果的角度,阐述了反舰导弹齐射的意义,即导弹齐射可以提高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反应时间,提高导弹的突防概率、对大目标的选择概率、对目标的毁伤概率等.分析了反舰导弹齐射的组织的相关因素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1年05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马政伟,熊吉光
阐述了导弹攻击前,根据被攻击的目标对导弹进行火力分配是一顶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经过严格的定量计算才能完成.根据编队超视距导弹攻击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多类型导弹对目标群射击时的火力分配非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出具体的解法流程,研究当前超视距导弹攻击中的火力分配问题.其解法根据编制的计算机程序检验,运算量较少,对解决导弹射击的火力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1年05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丁保春,叶名兰
描述了分导式多弹头导弹的分导工作过程,讨论了分导过程的最优控制问题.研究了一种使推进剂消耗最少的分导过程最优控制方法.建立了用于分导式多弹头导弹分导过程最优控制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对分导式导弹分导过程进行最优控制的基本思路.
2001年05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郑安云
论述了美国海军最新协同作战系统的概况、基本原理与发展趋势.该系统通过远程捕获提示,扩展了武器探测范围,提高了精确跟踪性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数据融合技术在协同作战系统起中着核心作用,促进了战场信息优势建设,实现跨平台的武器指挥与控制,形成全编队统一的战场实时综合作战态势,将使海军编队对战场的数据融合技术迅速转化为协同作战系统的战斗力.
2001年05期 21-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 韩雁飞
以水面舰艇编队作战为背景,从综合与成的角度对未来舰艇编队舰空导弹区域防空作战框架进行了设想和分析,旨在为研究新的战法奠定基础.
2001年05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陈文俊
阐述了热对气动弹性特性(刚度、振动、颤振和响应)的影响.介绍了气动热弹性设计中控制气动热弹性的三种方法(常规主动控制法、利用压电材料的主动控制法和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被动控制法)以及各法适用范围和使用效果.
2001年05期 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 李静海,庄彦,蔡传能
针对某系列反舰导弹打靶实例中机电引信出现二级保险提前解除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针对引起故障的原因研究了有效的技术解决途径,提高了该系列反舰导弹机电引信的安全可靠性.
2001年05期 40-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刘代军
将飞机设计领域广泛采用的主动控制技术引入空空导弹的总体设计中,提出了空空导弹放宽静稳定性设计问题,给出了静不稳定弹体的系统稳定性判定条件.然后,着重讨论了静不稳定弹体的人工稳定问题.
2001年05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张勇
主要研究了利用小波变换提高红外成像末制导对强杂波背景下弱小目标检测能力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小波变换对目标图像信号实现频率选择和多尺度分解,能有效地抑制肖景噪声,提高对目标检测概率,并且具有较高的单帧检测效率.
2001年05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隋先辉
提高舰舰导弹的抗干扰能力是舰舰导弹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雷达制导体制和电视制导体制的比较以及对现代水面舰艇无源干扰作战的分析,提出了末制导雷达“初制导”、“二次搜索”等概念.阐述了雷达、电视两种制导体制相结合,取长补短的复合制导过程,较好地改善了舰舰导弹的抗干扰能力.
2001年05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2001年05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赵之孚,陈科军,安宝福
简述了均匀试验设计法的理论依据及均匀设计表的使用.应用均匀试验设计法进行了制导参数导引系数的择优设计,效果是显著的。
2001年05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2001年05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