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世义;
着重讨论了无人飞行器超低空飞行中所遇到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包括高度控制系统、地形跟踪、地形回避,威胁回避、飞行任务规划等,并对亚声速、超低空飞行突防的最新战例、事例进行了跟踪和分析.
2006年02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薛翠利;关成启;查旭;王长青;
以导弹箱式发射方式为例,推导出了四段运动方程式,求出了对应于不同情况下导弹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导弹从助推器点火到导弹加速到给定飞行速度这一过程的飞行特性,分析了导弹出箱初始条件的变化和对导弹飞行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和发射条件对初段飞行性能影响的分析是合理的.
2006年02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殷志宏;崔乃刚;穆荣军;荣思远;
在研究国内外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空地导弹武器系统的有效组成部分,分析作战效能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空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综合分析模型.该模型以作战效能基本要素为突破点,根据各子系统效能给定空地导弹武器系统的综合效能.该模型更加贴近实战需求,使空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研究更具实用参考价值.
2006年02期 14-1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张弓胤;彭涌波;李剑涛;孙文波;
通过对影响地空导弹武器对空生存能力不确定因素的分析和处理,运用模糊分析法,建立了其对空生存能力的综合量化评估模型.探讨了在联合火力作战中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对空生存能力的定量评估方法.
2006年02期 18-2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刘曜;马震宇;
针对导弹水下垂直发射时的水中弹道进行了数学仿真研究,计算讨论了艇速对导弹水中运行弹道的影响.在水弹道研究的基础上,对导弹与运载器水面分离弹道也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并进行了水洞模型实验和水弹道模型实验.数学仿真结果与模型水弹道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2006年02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姚奕;
分析了潜艇被动声纳在存在会聚区条件下的远程探测能力,探讨了单站纯方位目标定位的方法和被动声纳引导下导弹攻击的实现问题.
2006年02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唐庆明;裴哲;吴建业;
通过试验数据得出发动机比冲、推力等性能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根据固体火箭推进剂的寿命预示方程,对发动机装药寿命进行了预估.
2006年02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首照宇;
在假定的预警区域内给出了一条最优的突防航迹,同时提出了根据突防航迹和各类探测源的性能差异进行多探测源优化布站的方法———网格GT搜索算法.结果表明,该布站方案能有效地探测超低空突防的飞行器.
2006年02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祁立学;张萍;杨玲;
在靶场试验任务中,经常要用到地心直角坐标到大地坐标的转换算法.总结了几种常用算法,并使用实例数据对各个算法的复杂度和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其结论对试验任务中算法的选择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2006年02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2006年02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郭凯;陈良坤;徐诚;
针对陆军小分队实际作战的特点,采用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提出的W SEIAC模型,应用随机过程理论的柯尔莫哥洛夫前进方程,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定法,建立了枪械综合作战效能分析模型,给出了枪械作战效能综合评估方法.以步兵小分队一次战斗全过程为实例进行了验算,对比分析了不同枪械系统在作战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可用度、作战能力和作战效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2006年02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2006年0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梁宇;李保林;李勇;李执力;
结合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的特点,分析并确定了影响导弹武器系统研制费用的主要因素,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费用预测模型.该模型不仅克服了以往由于专家主观因素而造成的负面影响,而且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和模型的预测精度.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比较,充分证明了利用该方法的科学合理性.最后探讨了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数值预测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2006年02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袁天保;刘新建;秦子增;
水平侧向力会导致自旋导弹不稳定飞行.对准弹体坐标系中横向运动非线性模型进行了线性化,利用劳斯稳定判据得到侧向力作用下的稳定性条件,分析了侧向力作用导致的进动和章动不稳定运动.与Lloyd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本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本方法比文献[2]方法具有更好的通用性.
2006年02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宋福志;
着重分析了ATR技术与人在回路两种技术的主要区别、各自的优势、劣势与发展趋势.指出了随着航天、侦察、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ATR技术与人在回路技术的结合,将实现两者的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是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提高导弹协同作战能力、打击时敏目标能力和作战效能的有效途径.
2006年02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金哲;张金春;张光明;
在分析经典制导规律的改进过程中,总结出制导规律的性能与对目标位置预测的关系,从而得出改进制导规律的一种思路.
2006年02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2006年02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牛中兴;吴剑锋;赵玉芹;
论述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工作原理,导出了伪距离方程和速度测量方程.在此基础上,将GPS技术应用于防空导弹引信中,对导弹靶试中脱靶量测量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探讨.这种应用不仅可以获得对目标、导弹及其相对速度的实时测量,还可以完成脱靶矢量的实时测量.
2006年02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2006年02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方传中;卢利斌;
介绍了一种利用D iamond-MM-16-AT数据采集卡构建的基于PC/104总线的某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数据采集方法.利用双缓冲区技术实现数据的高速采集和存储,给出了硬件连接图、数据采集流程及相关代码.
2006年02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肖正林;钱培贤;
指出了现有文献中关于方位罗经对准原理存在的两个不足:罗经效应将方位误差角与平台绕东向轴的水平误差角联系起来,是方位罗经对准的必要条件,而实际上应是充分条件;方位罗经对准回路中,水平回路只能采用二阶调平回路,而不能采用三阶调平回路,而事实上采用三阶调平回路照样可以实现方位罗经自对准.分析了原因,并给出了方位罗经对准原理更确切的描述.
2006年02期 75-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冀四梅;张亮;
简要回顾了软件工程的历史,介绍了软件的生存周期、过程模型、体系结构、常见的开发方法,以及标准化状况和几种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工具.对国内外航空航天领域软件工程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对国内的发展做了展望.
2006年02期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权志旺;常伯浚;柳琼俊;董正卫;
针对产品方案设计中利用相似实例的设计方法,讨论了人工智能中基于实例的推理方法在飞航导弹总体方案设计中的实现框架,进而举例阐述了以人工神经网络为核心的基于实例推理的算法的具体应用.
2006年02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蒋辉;刘永才;李忠亮;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和CPLD的数据采集与编码系统.叙述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采集过程,然后介绍了基于DMA技术的DSP双缓冲区工作原理,以及遥测数据的编帧和输出过程.
2006年02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汤阳春;张多林;张胜涛;
阐述了高层体系结构(HLA)及其优点,结合现代空防对抗的特点,分析了空防对抗仿真系统的功能和系统构成.采用HLA仿真体系结构,给出了仿真系统的联邦组成,并分析了各个联邦成员的功能模块.最后对系统研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实现方法.该系统可用于防空作战战法研究、防空作战模型有效性研究及防空体系的作战效能分析.
2006年02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2006年02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