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世义;宋福志;
以数字导弹为基础,提出并比较深入地探讨了软件导弹的概念.强调了构建先进通用导弹硬件平台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并指出了软件化将给导弹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2006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野舟;2006年03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颜力;陈小前;王振国;
复变量方法(CVM)是灵敏度计算的一种新方法,是处理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中灵敏度分析问题的有力工具.详细介绍了CVM的原理及其在V isualC++6.0环境中的实现方法,从原理上将CVM与估算灵敏度最常用的有限差分方法(FDM)进行了比较.在多学科环境中,针对某无控飞行器设计优化过程中气动学科的灵敏度分析问题,分别采用CVM和FDM两种方法计算所需灵敏度.结果表明,在现有的FDM代码基础上,CVM易实现且具有更高的精度.这种灵敏度计算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06年03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王斯福;强文义;
从飞航导弹作战过程中的软杀伤对抗出发,对软杀伤效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确定了飞航导弹软杀伤效能评估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评估指标.提出了利用导弹飞行数字仿真技术,通过软杀伤弹道仿真评估软杀伤效能的思路,并为一些顶层的典型效能指标建立了初步的解析评估模型.
2006年03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野舟;2006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汪浩;曾家有;范晓辉;陈孟明;
讨论了目前空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中的几点不足,提出了用多因素模糊法评估空舰导弹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效能.首先给出了多因素模糊评估模型,包括确定评估因素指标集和加权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的评估步骤.其次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五种空舰导弹武器系统综合作战效能进行多因素模糊评估,给出了应用示例.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
2006年03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杨辉;张翼飞;
首先利用粗糙集理论中的条件信息熵算法对系统特征参数进行了约简,提取出了关键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再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武器系统效能进行了评定.最后通过对弹道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进行评定,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6年03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野舟;2006年03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郭浩波;王颖龙;
分析并构建了防空C3I系统效能的指标体系,提出采用云理论进行效能分析的模型及实现步骤,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得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结论.
2006年03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高金海;洪杰;
准确地确定发动机机匣系统动力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从计算航空发动机机匣系统动力特性需要以及有限元模型建立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支承及非支承机匣系统中空心幅板类零部件、孔类零部件、附件等典型结构在整机建模中结构简化的处理方法,分析了某涡扇发动机整机动力特性.对以后整机建模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2006年03期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 隋连武;常伯浚;董正卫;孙建勋;
介绍了颜氏机构创造法,并运用该方法对导弹翼面折叠机构方案进行了创新设计.运用ADAMS软件对所得新机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验证,得到了良好效果.
2006年03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野舟;2006年03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陈磊;董喜平;胡建辉;
阐述了D-S证据推理的基本原理,探讨了D-S证据推理方法在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方案优选中的应用,并建立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方案评估模型,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2006年03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苑立伟;杨建军;赵保军;许鹏;
根据导弹群防空战斗的特点,防空导弹群对抗空中来袭目标的战斗过程可看作有限等待时间制M/M/S/∞排队系统,因此可利用排队论方法对其作战效能进行研究.由于不同型号防空导弹对同一空中目标具有不同的拦截打击能力,且防空武器系统的杀伤区未必理想重叠,为弥补排队论方法在解决该问题中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拦截适宜性因子的概念,详细说明了其构造和计算方法,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
2006年03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阳静;林洁;沈云平;
采用极化平均的思想,建立了在防空作战中地空导弹系统与空袭目标作战的攻防对抗简化模型.经实例验证,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对抗过程.
2006年03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李凡;王巨海;陈振雷;
为了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多目标作战效能的评定,运用军事系统工程及排队论中的思想与方法,分析了该过程中各项指标的特点.对于其作战效能快速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实际应用.该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模型结构简单,计算方便,结果可信,特别适用于宏观分析和快速评估.
2006年03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野舟;2006年03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任玲;刘天新;张崇炜;褚恩义;马爱武;
从理论上对桥带电阻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桥带尺寸、环境温度及各种因素与桥带电阻的关系,为确定桥带电阻的控制参数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2006年03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毕明光;黄应清;
项目管理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保证项目的目标、组织、质量、费用(成本)、时间达到最优化,同时尽量减少项目失败的风险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军事科研项目作为一类特殊的项目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军事科研项目管理模式重视项目的立项申请和科技成果的鉴定报奖,而忽视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为此,从军事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入手,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质量评价进行研究.
2006年03期 57-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吕伟;娄寿春;李同洲;
从装备更新的概念入手,简要介绍了几种装备更新的分析方法,如最低费用法、MAPI法、经济寿命法等.对于装备的最佳更新周期的确定提出了最短路分析法,可为装备更新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2006年03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杨扬;王长青;
为了使导弹的战斗部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或使导弹能够实现对特殊目标的打击,研究了一种纵向制导律.此制导律能够对落角进行约束,从而使导弹实现对目标的垂直攻击.对传统比例制导律进行了改进,在充分发挥导弹机动能力的条件下,设计了一种既能够击中目标,又能够满足对落角要求的轨迹预测比例制导律.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此制导律在对目标实现垂直攻击中的可行性.
2006年03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王军生;徐胜红;刘海波;
针对碟形飞行器变质量矩/推力矢量复合控制系统,设计了以输出误差为参考量的两类复合控制分配策略.仿真研究表明,两类控制分配策略均实现了不同控制方式的优势互补,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性能.此外,对两类控制分配策略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2006年03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彭浩;万少松;柳世考;
雷达/红外双模制导过程中,提出了目标距离由雷达提供,目标视线角位置或角速度由雷达和红外融合提供.通过对目标被测误差角变化规律分析,提出了分布式结构中基于目标视线角速度的航迹融合方法,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了航迹状态估计融合.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目标跟踪性能.
2006年03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施锦丹;姜彤;钱培贤;
灰色评估方法在惯性组合可靠性排队中的应用是一项新的方法.探讨了惯性组合可靠性排队的重要意义,叙述了采用灰色评估方法进行可靠性排队的方法步骤及其对决策的参考价值.
2006年03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野舟;2006年03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陈亮;缪栋;
光纤技术用于导弹控制系统中,有效解决了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电气隔离、抗干扰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导弹控制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详细阐述了数字控制系统中光纤多路复用传输网络体系结构,介绍了多路复用传输的总线通讯协议,给出了光纤总线智能接口的电路设计,并对光纤总线网络的可靠性技术进行了讨论.
2006年03期 81-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刘法明;丁勇军;郭宝金;
应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开发该系统,可以为便携式地空导弹射击训练创造红外诱饵干扰背景,以锻炼射手抗红外干扰能力,提高部队的训练水平和战斗力.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软硬件方案,重点介绍了系统结构、功能及软件流程,并讨论了关键技术.
2006年03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赵勇;黄晨;张振友;彭力彬;
分析了武器模拟训练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讨论了为增加系统的可靠性而进行系统容错性的设计.从实际设计着手,为设计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2006年03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王凤朝;李刚;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防空导弹自动化测试与故障诊断系统,采用了模块化仪器总线标准PX I.集PX I卡式仪器、程控仪器和各种先进的测试诊断技术于一体,设计了是一套具有自动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的综合测试系统,能用于某型防空导弹中电子设备的参数测量、专向性能指标测试、功能测试及故障诊断.
2006年03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