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劼;戴全辉;黄兴军;
针对飞行器隐身外形设计优化问题,建立一套复杂隐身外形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应用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参数影响程度分析方法,从众多外形参数中选取设计变量;为隐身与气动学科分析构建代理模型,以提高优化效率;采用分层次的多目标优化策略进行隐身、气动综合优化;最后以一隐身外形翼身组合体的设计优化为算例,检验了以上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09年02期 No.13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史玮韦;鞠传文;宋贵宝;
依据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战术技术指标,建立了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评价体系.运用串并联系统理论和灰色层次分析法,对ADC模型及其扩展模型进行了修正,给出了修正扩展模型下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效能,更有效地反映出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全面综合实战能力,给决策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009年02期 No.134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吴杰;曹延杰;吴福初;贺英政;金红波;
讨论了目前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中的几点不足,提出用集对分析法评估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给出了集对分析模型.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5种空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进行集对分析,给出了应用示例并得出了结论.
2009年02期 No.134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谭汉清;田义宏;王斯福;
介绍了精确打击武器面临的软杀伤,从武器系统对软杀伤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武器系统攻防对抗及作战效能评估需求出发,提出了软对抗的效能评估问题.对武器系统软对抗效能评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分析以高层体系结构(HLA)、分布式仿真(D IS)和虚拟现实(VR)为代表的现代仿真技术,根据精确打击武器系统软对抗效能评估的特点提出了建立软对抗效能评估仿真系统的思路.
2009年02期 No.134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孙文波;张弓胤;何红;李婷;
针对当前评估决策等问题中,采用传统AHP方法在确定评估指标权重时存在软件化困难、使用不方便等问题,借鉴AHP的原理和思想,对专家信息提取、标度、判断矩阵构造等细节问题深入研究,提出了专家自我把握度的概念;结合专家判断信息,以专家信息图的形式来提取所需的专家信息,并给出以自我把握度为依据的判断矩阵重构方法和用于描述可信度的计算方法.
2009年02期 No.134 21-2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 常龙;姜秋喜;潘继飞;
以某型号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为研究对象,在简要分析其信号波形特点及信号处理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弹道导弹突防过程中对相控阵雷达的转发式分时干扰方法,结合典型的导弹突防电子战模式,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为弹道导弹突防战术技术设计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2009年02期 No.134 25-2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 陈金磊;刘宝兴;董正卫;
首先对飞行器协同研制的必要性以及飞行器协同研制的功能需求进行了描述,接着介绍了Avidm在构建跨单位协同研制平台中的作用,最后研究了Avidm在飞行器协同研制中的应用方式.
2009年02期 No.134 29-3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李斌;
介绍了战术导弹CFD软件求解器MISSsolver.该求解器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任意坐标系下的Eul-er/N-S方程,获得绕导弹的复杂流场和全弹/部件的气动特性;采用多块结构网格技术,并包含多种时间、空间差分格式,提高数值模拟的范围与精度;具有通用的前后处理接口,方便用户使用.本文主要介绍MISSsolver求解器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应用.
2009年02期 No.134 32-3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 何洪庆;陈旭扬;孙贵宁;虞健;
阐述了固冲发动机燃气流量调节的必要性,对发生器燃气流量调节方案进行了评述.采用以改变喉面积来调节燃气流量的方案,对方案的静、动特性进行了分析.
2009年02期 No.134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 彭瑾;徐兴柱;钱进;蓝仁恩;
参考金属材料断裂韧性的测试方法,对不同贮存年限的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的断裂韧性JIC进行了测试.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不同贮存年限推进剂断裂韧性的变化及规律.
2009年02期 No.134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杨兴宝;毕开波;
将神经网络应用于轨道武器的弹道式再入制导中,实时得到所需航迹角,以此形成制导信号.对于具有较大再入初始误差及再入过程干扰、机动能力又不大的弹道式再入飞行器,可以给出满意的制导效果,而并不增加制导系统的复杂性.
2009年02期 No.134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 黄捷;杨立耀;任宏滨;
使用H∞鲁棒控制理论对雷达导引头角信号回路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通过MATLAB的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响应快,控制精度高.在导引头角回路的控制系统中应用H∞鲁棒控制理论,取得好的效果.
2009年02期 No.134 50-5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 王良春;张靖;
探讨了利用自动化技术联合多个软件开发弹迹视频图像识别系统的方法.根据弹迹识别系统的开发需求,确定了Visual Basic、Matlab和Microsoft Word软件开发平台,对开发平台进行了任务分配,分析了Matlab自动化对象建立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给出了基于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函数的图像识别思路和识别结果.开发实践表明,利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缩短开发周期,而且系统功能完善.
2009年02期 No.134 54-5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 高光磊;宋锦;王振华;
简要介绍了固体导弹伺服系统组成及分类,通过对其与液体导弹伺服系统的比较阐述了固体导弹伺服系统的特点,分析了伺服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对固体导弹伺服系统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2009年02期 No.134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沈建锋;刘兴明;吴凌华;许诚;
为了提高反舰导弹突防概率,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多平台反舰导弹协同航迹规划算法.首先,重点讨论了协同航迹的评价问题.为了达到同步攻击目的,同时使飞行代价最小,研究提出了随种群进化而变化的时间协同度评价策略.其次,探讨了多平台反舰导弹协同航迹规划算法的分解.最后,通过仿真算例校验了该算法寻优得到的诸航迹不仅可使导弹实现协同攻击,而且可以很好地规避威胁.
2009年02期 No.134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 高建军;白云;
基于Matlab/Simulink雷达导引头伺服系统的建模与仿真,首先对雷达导引头伺服系统按照预定回路和跟踪回路的步骤分别进行建模以及相关控制参数计算.接着构建雷达导引头伺服系统的简化仿真框图并进行仿真结果分析,为其进一步的设计奠定基础.
2009年02期 No.134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 宋卓;
为评估景像匹配算法的适用性、可靠性、容差能力等性能,需要模拟在飞航导弹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引起实时图产生误差的因素.介绍了云层阴影模型的一种生成方法,并对场景图像进行了模拟仿真.
2009年02期 No.134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 范培蕾;张晓今;杨涛;
从高超声速飞行试验的飞行高度范围出发,对平均风、阵风/突风、大气紊流及随机风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对实测风场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的基础上,对地面风场、低/中空风场、高空风场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采用参数辨识方法,确定其参数值.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随机选取四组地面风场测量数据和三组空中风场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的风场模型基本能够反映实际大气风场的变化,在较多情况下其变化规律与实测风场较吻合,风场数据基本位于风剖面附近或以内,载入随机风场后更能最大程度地模拟风场变化规律.
2009年02期 No.134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 陈维;陈永革;土明;万铮;
通过对装备故障特点的全面分析,结合装备的实际运行状况、现场操作人员和专家的经验,分析了故障与征兆之间的模糊关系,提出了装备故障诊断模型和诊断方法,为在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并用某型装备的故障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9年02期 No.134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李湘宁;于录;
针对维修作业样本故障率比例分配法提出了改进意见,在维修性试验中充分调动了有限的维修资源,提高了维修作业样本分配的科学性.
2009年02期 No.134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牟志华;
导弹的掠海飞行高度是飞航导弹海上试验考核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之一,外测数据和遥测数据的高程之间相差一个海面大地高程,外测数据事后处理必须对此项加以修正,才能使遥测数据与外测数据进行误差比对.论述了外测数据掠海飞行高度修正计算的方法,并对外测与遥测数据进行比对.
2009年02期 No.134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