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导弹技术

访问量:56818

特约稿件

  • 基于INS/GPS的智能导弹协同作战相对导航系统研究

    崔乃刚;王小刚;郭继峰;

    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系统和GPS导航系统的相对导航系统,这一系统是智能导弹协同作战的关键技术之一,相对导航系统通过智能导弹之间的数据链共享导航信息,采用卡尔曼滤波融合相对惯导信息和相对GPS信息,从而实现相对导航.给出了两种相对导航系统模型,并通过仿真研究校验了相对导航方法的有效性.

    2010年02期 No.14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图片新闻

管理与发展

  • 临近空间飞行器在海军中的应用研究

    所俊;王虹斌;张凌江;

    在分析临近空间飞行器分类和海军作战平台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了海军作战对临近空间飞行器的需求情况.研究表明,海军在战场感知与预警、通讯中继、作战效果评估、实施攻击等方面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有着潜在及迫切的需求.通过典型作战态势分析,推演了几种临近空间飞行器在实际海战中的应用背景、战场环境、应用方式及电子对抗情况,为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应用前景.

    2010年02期 No.140 6-1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总体技术

  • 舰舰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应用研究

    刘成生;甄昕;

    论述了效能评估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模型,运用WSEIAC模型对舰舰导弹武器系统对海作战任务系统效能进行了描述,给出了模型参数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2010年02期 No.140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战术导弹全动舵舵面缝隙效应研究

    李斌;刘仙名;王学占;

    通过数值求解三维NS(Navier-Stokes)方程组,对正常式布局战术导弹超声速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来流马赫数等于2.0,来流高度20 km.计算中采用三种不同大小的舵面与弹体缝隙,分别为0.005,0.015和0.025倍弹径.得到了不同攻角、不同舵偏状态的舵面气动载荷,主要研究了舵面与弹体间缝隙大小对迎风面与背风面舵面法向力系数及舵面压心位置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舵面缝隙变化对舵面气动特性影响很小.

    2010年02期 No.140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 战术导弹质心定位方法研究

    郭志成;丁军晖;

    从质心测量原理入手,提出了采用智能传感器技术的战术导弹质心定位系统的组成及技术指标.利用误差理论,对战术导弹质心定位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消除了误差并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

    2010年02期 No.140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关于导弹推进装置试验测量方法的分折

    许学春;刘鸿雁;王刚;

    为了检验和考核导弹推进装置的性能、指标,根据导弹试验的分类,分别论述了在不同性质的试验中,导弹推进装置所需要测检和考核的内容.结合靶场实际情况,分别阐述了光测设备、雷测设备和遥测设备的分布以及所测参数的应用,并对测量精度公式和误差公式进行了分析.

    2010年02期 No.140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破片对模拟聚能战斗部装药冲击起爆研究

    马晓飞;徐豫新;李园;王树山;

    研究了破片对模拟聚能战斗部装药的冲击起爆问题.针对破片对聚能战斗部作用的工程问题进行等效模型简化,设计了模拟战斗部靶标及破片撞击试验方案,进行了1000~1500m/s速度范围内的冲击起爆试验,获得了装药被引发反应特性.与数值模拟进行对比,给出了破片对模拟聚能战斗部装药撞击起爆速度阈值.研究结果对反聚能装药战斗部破片杀伤元素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2010年02期 No.140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 干扰条件下侵彻子弹着地参数的求解与分析

    闫双卡;谭守林;

    侵彻子母弹的子弹着地参数决定着子弹的最终毁伤效果,是侵彻子母弹研究的重要方面,对子母弹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针对侵彻子弹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主要干扰,建立了子弹的干扰弹道仿真模型,分别将各干扰因素加入子弹干扰弹道模型中,进行弹道仿真计算,研究了各干扰对子弹着地参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母弹解爆高度偏差、子弹质量偏差、子弹气动阻力系数对子弹着地参数的影响较大,其余干扰的影响较小.

    2010年02期 No.140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 反舰导弹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饱和攻击数计算模型研究

    汪浩;刘晓东;张林;王磊;

    从分析影响舰空导弹系统对反舰导弹有效拦截时间的主要因素入手,建立了有无预警机信息支援两种情况下,舰空导弹系统对反舰导弹有效拦截时间和最大拦截次数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种情况下反舰导弹对舰空导弹的突防概率计算模型与饱和攻击数确定模型.通过设定具体作战背景及相关参数,运用模型对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数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2010年02期 No.140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反辐射导弹对舰载三坐标雷达毁伤模型研究

    谢宇鹏;王光辉;任东彦;栗飞;

    基于反辐射导弹的制导原理、舰载三坐标雷达的工作模式、导弹和目标的运动规律,建立了ARM截获舰载三坐标雷达信号模型、ARM命中和终点效应模型.研究了ARM导引头灵敏度、舰载三坐标雷达搜索周期、ARM和舰艇运动速度等对ARM毁伤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定量研究ARM对舰艇的作战使用奠定了基础.

    2010年02期 No.140 43-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 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的地空导弹武器装备故障诊断研究

    唐岩;赵英俊;陈士涛;邓铁柱;

    针对在武器装备故障诊断中对连续属性离散化存在的"尖锐边界"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的改进故障诊断方法.对模糊等价关系下粗糙集模型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正域、依赖度、确定性因子等概念,详细分析了此故障诊断的具体实施步骤,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10年02期 No.140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平均修复时间的统计分布模型研究

    孙秉志;赵喜春;

    针对装备平均修复时间总体分布模型具有模糊性和试验具有继承性的特点,应用了贝叶斯理论和模糊数学思想,以研制性试验维修样本为验前信息,通过构建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获得平均修复时间分布的验后概率,进而确定了平均修复时间所属的总体分布模型.通过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0年02期 No.140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制导与控制

  • 基于目标位置误差圆分布的反舰导弹捕捉概率计算模型

    曾家有;宋友凯;严建钢;

    在把影响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主要误差综合为目标指示精度和侧向偏移两类误差的基础上,区别于传统方法,把目标机动范围、目标指示精度误差作为圆分布来处理,利用解析方法,建立了不同条件下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计算模型,对高亚声速反舰导弹的捕捉概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两类误差对捕捉概率有明显的影响.按照捕捉概率不小于0.99的标准,得到了反舰导弹搜索角范围、目标指示精度误差、侧向偏移误差的要求,对反舰导弹的参数设计和确定有参考价值.

    2010年02期 No.140 55-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基于边缘强度特征的景像匹配算法比较分析

    李莹;魏合章;

    设计实现了多种景像匹配算法,经试验分析发现其中Laplacian Nprod和LOG Nprod匹配算法性能优异,从而为研究设计景像匹配算法提供了重要参考.围绕基于边缘检测的多源图像特征提取问题展开研究,重点介绍了Roberts、Sobel、Prewitt、Laplacian和LOG 5种实用的边缘检测算子;设计了多种基于边缘强度特征的景像匹配算法,通过试验分析比较了MAD、MSD及NProd等算法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Laplacian及LOG边缘强度匹配算法性能最优,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且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2010年02期 No.140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自控终点误差与目标散布下反舰导弹捕获概率分析

    赵晶;戴幻尧;来庆福;张文明;

    在简化导弹攻击场景基础上,对自控终点误差、目标散布和现在点射击方式三者进行了综合讨论,建立了目标捕获模型.提出了计算捕获概率的七个步骤,利用该方法计算出典型场景下自控终点散布区内捕获概率分布,并用灰度图和等概率线形式进行表述.分析了影响捕获性能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捕获性能的基本思路:减小自控终点误差,降低对搜索扇面的要求.

    2010年02期 No.140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 基于零化脱靶量的滑模变结构制导律研究

    张建伟;韩朝超;黄树采;夏青;

    以零化反导导弹的脱靶量为基础,利用变结构控制理论和非线性运动学方程推导出一种能够适应目标做大机动的滑模变结构制导律.建立了目标做螺旋机动的数学模型,通过末制导仿真验证滑模变结构制导律在拦截三维螺旋机动目标时具有响应快速性,视线角速率和脱靶量较小,对高速大机动目标具有很好的拦截效果.

    2010年02期 No.140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 变结构制导律在大空域变轨反舰导弹弹道中的应用

    毕兰金;张国庆;顾文锦;

    基于虚拟目标的概念,建立了导弹和虚拟目标的相对运动模型,设计了一种考虑末段落角约束的变结构制导律.先设置空间的虚拟目标,然后利用设计的变结构制导律引导反舰导弹去追踪虚拟目标,实现了反舰导弹的大空域变轨弹道.弹道仿真表明,反舰导弹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所需飞行弹道的要求,从而设计的制导律是有效的.

    2010年02期 No.140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弹性体导弹主动减振组合控制器设计

    高强;彭程;王永;

    将导弹弹体弹性变形引起的附加气动力引入导弹刚体运动方程和弹性振动方程,推导出弹性体导弹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主动作动力,建立起适合进行主动减振设计的弹性体导弹状态空间模型.针对解耦的刚性子系统设计H∞控制器模拟刚体导弹控制器,针对弹性子系统设计LQR控制器,再考虑耦合项对弹性子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得到主动减振组合控制器.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组合控制器在保证弹体运动姿态控制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2010年02期 No.140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 振荡线性化舵机相移检测滤波器设计

    王良春;张靖;

    利用正交载波振幅调制方法设计了自振荡线性化舵机的相移检测滤波器.介绍了滤波器的设计思路,建立了滤波器和检测连接电路的原理框图,分析了滤波器的参数选择和滤波器频域特性,并对理想信号和实际舵机信号的滤波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滤波器有很高的相移检测精度.

    2010年02期 No.140 82-85+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 分段预测函数控制及应用

    陆平;肖巍;郭汉清;

    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传递函数在不断变化,常规控制方法很难满足控制要求.复杂的控制方法往往因计算量大,耗时较多而不能满足响应的快速性.预测函数控制法计算量小,且能适应系统参数一定程度的变化,但系统参数变化较大时,控制效果将下降.对导弹运行过程进行了研究,将飞行时间分段,每段以对应的特征参数作为预测模型的参数,采用预测函数控制的方法进行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控制效果较好,且能满足快速性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10年02期 No.140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控制系统故障模式及特征分析

    杨露;沈怀荣;

    分析了常见的故障分类方法.针对当前故障分类模糊,故障信息融合诊断方法适用范围界定困难等问题,从故障诊断的需要出发,将故障划分为单现象故障、多现象故障和未知故障.分析了一些典型控制系统故障模式,根据时间属性的不同,将故障特征划分为功能型特征、指标型特征和过程型特征,为故障信息融合诊断方法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0年02期 No.140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基于PXI总线的飞航导弹高度通道动态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驰;梁明;郑建辉;

    针对飞航导弹高度通道测试技术多以定高特征点性能检测为主,无法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全面考核的现状,从无线电高度表的测试技术出发,介绍了其测高工作原理,分析了现行测试方法的不足,提出了过程测试方法;通过对现有自动化检测系统进行功能扩展,研制了基于PXI总线的导弹高度通道动态测试系统,实现了无线电高度表的过程测试,并在导弹全弹道仿真中得到了应用,为飞航导弹其它控制环节的动态检测技术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2010年02期 No.140 96-10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 某型发动机数字综合控制器接口电路设计研究

    曹庆;任凤升;

    以某型弹用发动机为对象,围绕其控制要求进行了数字综合控制器设计和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了系统中输入输出信号不同的类型,分别设计了不同要求的信号处理电路,并且通过仿真软件对设计的调理电路原理进行了功能仿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仿真与实物验证结果表明,该信号调理电路完全满足工程应用精度要求.

    2010年02期 No.140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 再入段气象条件偏差对导弹精度影响的仿真研究

    夏宏;左瑞亭;

    气象条件偏差是影响弹道导弹再入段射击精度的一个重要的误差源.建立了气象条件扰动下的再入段弹道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某地区60年平均气象条件偏差引起的导弹落点偏差,结论对于提高导弹射击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0年02期 No.140 105-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 地空导弹通用指挥平台的设计及其关键技术

    黄丰云;李树波;

    为了提高地空导弹部队在信息化作战环境中的指挥效率,通过将兵器信息、目标信息、人员信息进行集成,运用最新的软硬件技术及改进的算法,对战场环境做了必要的仿真,使得指挥效率在现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展示了根据该技术设计成功的某型导弹指挥平台,验证了该平台的可行性和给指挥人员带来的方便.

    2010年02期 No.140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空军战役仿真系统想定的一个多侧面描述方法

    吴东坡;李群;王维平;

    为了支持更好地生成和使用空军战役行动想定,想定生成系统需要一个全面支持想定自动规划的想定描述规范.构建了一个满足空军战役级军事仿真训练需求的想定描述规范,它根据想定的不同特性从多个侧面支持想定生成需求形式、内容、目的和生命周期等方面的描述方法和格式.该想定能保证最终的想定描述文字具有明确的语法和确切语义,并便于想定的使用和数据交流.

    2010年02期 No.140 113-11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 地面防空训练模拟中的电子战仿真建模与实现

    李兆展;唐宏;林艳红;

    围绕当前信息化作战训练转型的需要,研究了在地面防空训练模拟系统中实现电子对抗训练的工程方法.提出了电子对抗训练科目的设置原则,建立了适合软件实现的电子对抗模型,包括电子干扰模型与雷达反干扰模型,最后给出了软件实现的关键流程.

    2010年02期 No.140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国外动态

  • 国外弹道导弹突防的关键技术与发展

    胡波;李壮;

    说明了国外弹道导弹突防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弹道导弹突防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弹道导弹突防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弹道导弹突防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并分析了弹道导弹突防的发展动向.

    2010年02期 No.140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