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亮;马东立;马铁林;
非圆截面弹体外形具有更好的气动性能、较大的配平升阻比和配平升力、较轻的质量、较大的容积.选取了4个对非圆截面弹体外形影响明显的设计变量,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设计变量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旨在提高优化计算效率的响应面方法,并采用Pareto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在弹体横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头部波阻在跨声速时占总阻力的一半以上,增大头部长细比与头部倾斜角能有效降低头部波阻.同时,合理配置尾部直径比与尾部倾斜角,可抑制尾部引起的流动分离,降低底部阻力.
2010年04期 No.142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 马艳丽;姜毅;郝继光;
为研究不同弹头和尾翼形状对飞行器阻力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用CFD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完全结构化网格,以三维N-S方程为出发方程,采用S-A-方程湍流模型,对6种不同弹头尾翼形状及尾翼片数和厚度的某低空飞行器的气动外形进行数值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卡门曲线的战斗部气动外形和合适尺寸的梯形尾翼对该飞行装置减小阻力和提高静稳定性有利,可为外形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2010年04期 No.142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郭新奇;严建钢;韩希辉;林桦;叶文;
针对反舰导弹航路决策优化问题,建立了决策模型,提出了M-AV-GA算法求解决策问题.该方法将多层染色体编码与自适应先锋算法相结合,解决了单层个体表达空间的范围窄及运算效率的问题.仿真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0年04期 No.142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段锁力;张多林;宋志华;
在分析网络化防空导弹体系的跟踪制导网面临的主要电子干扰的基础上,结合跟踪制导网的特点,提出了跟踪制导网抗干扰能力的指标因子,根据指数法建立了综合评估模型,同时建立了各个抗干扰因子的抗干扰因子模型,并通过FAHP方法求解出了综合抗干扰因子的权重系数.此模型能够定量地评估跟踪制导网的抗干扰能力.
2010年04期 No.142 20-2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杨志强;李平;黄文华;
在电子系统高功率微波效应试验研究中,获取待测器件损伤效应阈值需要在多种参数条件下进行研究.损伤性试验是破坏性的,样本无法重复使用,昂贵的费用往往导致试验样本数很少,给试验参数的选取造成极大限制.采用了一种基于"均匀设计"的试验参数选取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避免在损伤效应试验中参数选取的随意性,以提高试验的效费比.基于该方法对原某集成电路试验进行设计,结果表明在采用该方法的基础之上可使费用降低27%,而且处理使用该方法获得的数据时,可以借助成熟的方法,提高数据分析效率.
2010年04期 No.142 23-2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康中启;汪民乐;范明俊;李晓光;
基于打击效果自动评估系统,根据楼房建筑的结构、毁伤模式和楼房建筑的功能特征建立了贝叶斯网络评估模型.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贝叶斯网络强大的推理功能建立了评估楼房建筑毁伤效果的贝叶斯网络图,确定了贝叶斯网络节点状态.该模型不仅能够评估楼房建筑的功能毁伤,而且能够评估楼房建筑的结构和其它设施的毁伤效果.仿真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2010年04期 No.142 27-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 郭朝邦;
说明了HfB2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优秀的热导率(相对于其它陶瓷)等特性,是一种理想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用材料.介绍了HfB2的基本性质,从HfB2的抗氧化性、烧结助剂、烧结工艺等三方面综述了HfB2的研究进展.
2010年04期 No.142 32-3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王玉梅;
针对由于外场成像环境、成像设备的因素,造成靶场测量图像对比度低且影响数据处理结果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模糊熵和灰度变换的图像分级增强方法.经实验验证,该方法科学合理,增强了图像清晰度,符合靶场测量图像的判读要求,提高了数据处理精度.
2010年04期 No.14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盛荣菊;马建伟;刘忠;
针对空空导弹自动驾驶仪的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原理,用VHDL语言设计,并用QUARTUS Ⅱ软件平台对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的硬件实现进行综合、仿真,所得结果符合制导系统实时性的要求.最后指出该控制器可作为IP核嵌入到SOPC系统中,从而极大地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2010年04期 No.142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杨海波;洪贞启;马暄;
潜射导弹在动基座上发射,由于动基座的非匀速运动,给弹上制导平台的调平带来了误差.通过对加速度的干扰进行定量分析,推出了动基座运动加速度干扰产生的调平等效误差角,给出了一种快速调平补偿方案.
2010年04期 No.142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崔生旺;程进;陆明胜;马春艳;
针对滑翔制导炸弹,提出了一种变增益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将作战空域划分为几个小空域,并在其中一边界点对线性化后的系统,采用双回路鲁棒设计方法,设计满足系统性能和动态性能的鲁棒控制器.然后在各个边界点,采用插值方法将控制器内回路设计成与高度和速度相关的连续变增益控制回路,使内回路控制参数随着滑翔制导炸弹的飞行状态变化而变化,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时域响应性能,可以控制滑翔制导炸弹在大范围飞行过程中稳定,获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2010年04期 No.142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郑友祥;徐文旭;
建立了战场等加速运动目标和机动目标运动状态Kalman滤波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跟踪和预测算法能对目标距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进行有效的跟踪和预测,且估计误差小,为远程寻的导弹射击准备与中制导提供了可靠依据.
2010年04期 No.142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赵丽莉;
以工程试验为背景,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跟踪部位不一致对连续波雷达测距测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弹道参数的影响,给出了初步的分析结果并提出了建议,对提高外测数据处理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0年04期 No.142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方兴;黄杰;陈雪;
误入试验禁区的船只很容易被导弹捕获并攻击,所以要求安控系统能够指示被锁定目标的位置,通过对照靶船位置,判断被攻击的目标是不是靶船.介绍了一种末制导雷达捕获目标定位方法,分析了定位误差的来源及消除方法.
2010年04期 No.142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王志清;李小兵;
在交互多模IMM的基础上,利用时变马尔可夫链切换系数对模型进行切换,实现对未知状态转移概率的自适应调节,提高了对机动目标的跟踪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IMM算法比IMM算法的跟踪精度更高,具有全面自适应跟踪能力.
2010年04期 No.142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 孙兴;冯会全;高虹;
测量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适用于无法基于统计分析的测量结果评定,动态航向测量采用多系统协同测量,具有随机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复现性.尝试将B类不确定度的合成计算应用到动态航向测量的误差分配中,通过对测量各分系统的误差特性分析,建立了动态航向测量角数学模型,推导得到了一种基于B类不确定度的精度分配方法.通过实验得到了精度分配方案表,解决了动态航向测量不同误差环节精度控制和分配的问题.
2010年04期 No.142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罗海英;
基于GPS技术获取的高精度弹道数据,提出了一种测量导弹脱靶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现有测量手段,对导弹的实际飞行弹道数据做深入分析与处理,并与现有光学立靶测量系统实测数据比对.结果表明,其比对精度良好,原理正确,方法简单可行,具有实用及应用推广价值.
2010年04期 No.142 74-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卓宁;
为了降低星历误差对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的影响,提高目标在地心坐标系的绝对定位精度,就必须采用GPS卫星的精密星历.精密星历的采样率为15 min,在GPS数据处理时需构造合适的插值模型进行内插,才能得到任意时刻卫星的位置.分析比较了两种经典的多项式插值及逐次线性插值的Neville算法的数学模型及插值结果,探讨了三种插值算法的适用范围,得到了适用于GPS数据处理的精密星历的插值方法.
2010年04期 No.142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兰文博;罗小云;郑安波;
讨论了基于响应面的协同优化方法计算框架,并利用该方法在iSIGHT软件中实现了导弹多学科的集成,建立了包含气动、弹道、发动机和质量4个学科的战术导弹的系统优化模型.对基于响应面的协同优化方法和单级多学科优化方法进行优化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响应面的协同优化方法要优于单级多学科优化方法.
2010年04期 No.142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崔世海;苏森煜;张晓东;娄术根;
为加速某型防空导弹的改进和定型,在对先进的仿真软件Creator/Vega介绍的基础上,运用Creator/Vega进行飞行仿真的建模及场景驱动,并重点讨论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针对现行飞行仿真技术局限性,也进行了一定的前瞻性研究;最后阐明了飞行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2010年04期 No.142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刘博;谭守林;董承博;张金巍;
为评价子母弹对圆柱体目标的毁伤能力,建立了圆柱体目标的毁伤模型.提出了射击目标为圆柱体目标时的毁伤概率的计算方法,利用Monte-Carlo方法建立了圆柱体目标群毁伤概率计算模型,研究了毁伤概率随圆概率偏差、爆炸高度和不同瞄准点等变化的规律,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毁伤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子母弹对圆柱体目标的毁伤效果显著.计算和分析的结果可为战斗部的作战使用和效能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2010年04期 No.142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王泽;童幼堂;鞠巍;
引入了基于穿透目标壳体破片数目对舰空导弹战斗部条件毁伤概率进行计算的方法,在分析影响舰空导弹单发毁伤概率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之上,运用蒙特卡洛法对舰空导弹单发毁伤概率进行了仿真计算.
2010年04期 No.142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马双庆;
针对当前讨论比较广泛的软件自动化测试问题,将马尔可夫链数学模型引入到火控系统软件测试中,阐明了具有概率统计特性的自动化软件测试原理.提出了利用神经网络算法统计状态转移概率的思路,并且从概率统计角度对软件错误位置的确定、测试终止条件的判断等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与健壮性测试结合的建议,优化了设计.
2010年04期 No.142 100-10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倪虹;路军杰;倪汉昌;
从介绍射频仿真系统天线阵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研究了几种常用的天线阵设计方案,对天线阵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如提高微波辐射功率的途径和宽频带设计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尤其分析了宽带双极化脊椎天线主瓣在频率高端往往会出现下凹的现象及在射频仿真系统天线阵设计和使用中应避开这个下凹点所采取的措施.
2010年04期 No.142 104-109+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樊浩;黄树彩;
以某半实物仿真系统为例,首先面向VV&A过程建立了影响其可信度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不但层次清晰,而且很容易发现可信度较低的指标对应的具体建模环节,方便进行相应的修改,节省了时间和工作量.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优点,综合各种V&V结论对其进行了可信度评估,并得到了量化的可信度结果.该方法具有直观、条理性强、易于实现等优点,且实际应用表明评估结果可信、可靠,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2010年04期 No.142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单鑫;张福光;王新政;金凯;
在应用随机网络解决导弹技术准备建模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准确知道各阶段参数的概率分布.但是由于信息的贫乏以及信息的不完全性,无法对某些参数的分布进行准确的判断,因此区间数成为有效的描述工具.建立了导弹技术准备区间数随机网络模型,对其求解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在模糊度无法计算情况下基于技术准备要求的区间数估计精度的结果判断方法.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
2010年04期 No.142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