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亮;张福光;王连生;
介绍了Petri网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Petri网的技术特点,根据导弹技术保障的特点研究了模型建立的基本原则,建立了基于Petri网的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2010年05期 No.143 7-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高永庆;童幼堂;
针对中远程舰空导弹发射区的问题,通过对目标的机动轨迹分析,对舰空导弹可靠发射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靠发射区的确定方法,并通过图上作业,仿真了可靠发射区的形状,证明了目标机动条件下的舰空导弹可靠发射区与传统的发射区有很大的区别.
2010年05期 No.143 10-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刘广军;丁哲峰;罗小明;
以防空导弹综合评价为例,应用SPSS软件,验证了主成分分析在武器装备综合评价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了武器装备指标数据;依据指标间相关程度,自动生成权重,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简化了武器装备的综合评价工作,能够为武器装备论证及采办提供科学的依据.
2010年05期 No.143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吴惠喜;董受全;隋先辉;王少平;
针对中远程反舰导弹的有效射击距离问题,分析了目标指示数据老化时间对导弹有效射击距离的影响,结合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理论模型,建立了在不同捕捉概率的条件下目标指示数据老化时间与有效射击距离的仿真模型,得出了仿真结果.
2010年05期 No.143 16-1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王思远;方立恭;朱鹏磊;
通过对导弹弹着点的散布规律以及破片毁伤目标的能力进行分析,在一定的毁伤准则下建立了舰空导弹反导毁伤概率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影响舰空导弹毁伤概率的因素.
2010年05期 No.143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马良;姜青山;汪浩;张毅;
将协同性分析进行量化,提出基于火力分配环协同度的概念,为进行协同性的定量决策提供了基础.并在协同度的基础上,构建编队火力反导的协同网,采用效能通路法确定编队协同网的最大效能.并将效能扩展到了多指标的情况,从而给出了编队协同网火力反导的定量计算方法.
2010年05期 No.143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鞠巍;童幼堂;王泽;
建立了反舰导弹对由预警雷达和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组成的现代化反导系统的突防概率的计算方法,其中包括探测概率和拦截概率的计算.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反舰导弹的RCS对生存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缩反舰导弹的RCS可以显著降低反舰导弹被探测的概率,从而可以缩短舰空导弹的发射区远界,缩短反导的作战准备时间,提高反舰导弹的生存能力.
2010年05期 No.143 28-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赵钧;孟令赛;
以高超声速临近空间飞行器的连续跳跃飞行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纵平面运动模型和弹道优化模型,在考虑攻角值、攻角变化率、法向过载、动压、热流及落地条件等约束下,利用遗传算法对一个飞行周期的跳跃飞行轨迹进行优化,并给出了燃料消耗率最小的飞行轨迹.最后与常值稳态巡航飞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连续跳跃飞行可以大量减少燃料消耗.
2010年05期 No.143 32-3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董承博;谭守林;刘博;
根据地地导弹武器系统特点建立了火力分配模型,并运用改进型多群体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计算.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快地收敛到最优解,且更加节约计算机资源.
2010年05期 No.143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李立纬;童幼堂;周纪元;
在划分舰空导弹射击安控区的基础上,对安控区面积进行了近似计算,分析了目标航路捷径、速度、高度对安控区的影响.说明射击安控区不是舰空导弹的固有性能,而是与来袭目标特性密切相关的空间区域.
2010年05期 No.143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李莉;
提出了利用大地主题解算来准确计算导弹发射方位角的方法,并通过数据仿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导弹发射方位角的精度.
2010年05期 No.143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何献武;郑军;
针对空间辐射源的观测需求,对频谱侦察卫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空间目标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频谱侦察卫星的轨道选择问题;结合侦察平台自身的运动特点,设计了侦察设备的跟踪方式和扫描方式;实现了对空间的无缝侦察;最后对空间辐射源的识别技术进行了分析.
2010年05期 No.143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张肃;程启月;
构建了威胁评估的指标体系,基于模糊隶属函数对各指标进行了模糊化处理.依据作战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了无属性权重信息三种不同类型的威胁评估模型.通过不确定决策的方法获取目标威胁评估值和排序结果.所建立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威胁评估模型更为符合作战的实际过程,可以为防空作战指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算例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0年05期 No.143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张兴有;
对飞航导弹弹体结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弹体结构可靠性的工程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弹体结构可靠性的技术途径.
2010年05期 No.143 58-6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陈士涛;杨建军;张森;
分析地空导弹装备备件的供应保障体系和供应保障过程,根据不同维修保障级别备件供应保障的特点分别进行研究.根据备件对应部件的可靠性特点和可靠性要求建立基层级的备件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实例验证模型可用性;根据备件供应保障的过程,在满足备件需求又使整体备件费用最小的前提下,建立中继级和基地级的备件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2010年05期 No.143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李薇;林干;
为提供科学合理的武器系统综合保障能力评估方法,建立了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综合保障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造了判别矩阵,给出了评价模型并举例分析,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2010年05期 No.143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杨先德;汪民乐;朱亚红;
分析了影响地空导弹系统生存能力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地空导弹系统生存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了结合层次分析法的灰色综合评判法评估了系统的生存能力.通过示例验证了层次——灰色分析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机动导弹系统的方案论证、工程研制、鉴定定型和作战运用等提供了决策依据.
2010年05期 No.143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金彦斌;
针对充气的导弹发射箱在开盖瞬间,箱内气体压力的瞬间释放会对发射箱盖体造成冲击的问题,以某型导弹发射箱的具体结构为例,从发射箱的箱内气体压力、结构强度、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缓冲导弹发射箱开盖机构瞬间所受冲击力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
2010年05期 No.143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佘智勇;马广富;
针对一类带有稳定性导数的大气层内超高速飞行器,根据所给出考虑机体弹性弯曲的线性系统模型,计算其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确定其各个模态,进而分析其对应模态之间的耦合效应;同时考察控制输入矩阵,分析控制输入对状态量的影响;针对建模过程中的参数不确定性,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设计渐进稳定控制器,给出工程化设计过程,并分析控制器控制能量的分配性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的镇定参数不确定摄动系统.
2010年05期 No.143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杨旭;伊鑫;
给出了一种基于LQR(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闭环最优控制的航空制导炸弹弹道追踪控制方案.针对航弹可用过载小及弹道追踪对过程偏差的特殊要求,对性能指标加以优化,并引入速度反馈,给出一种新的偏差+微分的复合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规律机动过载小、控制精度较高.
2010年05期 No.143 84-8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吴洋洋;郭炯;兰乾勇;
介绍了数字集群和陆基导弹火控系统通信的发展现状,针对数字集群的特点和陆基导弹火控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数字集群在陆基导弹火控系统中的应用.
2010年05期 No.143 88-9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 陈超;强文义;胡仕友;刘春雷;
针对对海雷达面临的目标及复杂环境,以及目标位置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雷达对目标态势的判定和选择问题,将基于Kalman滤波的最优白噪声估计理论应用到某型号雷达中,并提出了一种实时计算测量误差的方法,从而有效提高了雷达对目标的测量精度.
2010年05期 No.143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陈力;晋海军;魏灵;
应用Nrad修正的海面回波反射强度GIT模型,对不同海况级数和不同海面风向角条件下的海面回波反射强度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之上根据瑞利海杂波分布背景下雷达目标检测概率的计算模型,给出某型末制导雷达目标检测概率与海浪级数、风向角以及目标雷达截面积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2010年05期 No.143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王少平;董受全;杜一平;吴惠喜;
基于反舰导弹的最新发展技术,从分析影响反舰导弹打击小目标效能的主要因素着手,对反舰导弹打击小目标的侧向命中精度问题进行仿真研究.通过仿真数据分析得出机载反舰导弹的使用方法以及发展方向.
2010年05期 No.143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 刘健;
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对权重不确定情况下的雷达组网方案的评估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种合理有效的组网方案四抗能力的综合评估方法.
2010年05期 No.143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