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林;周绍磊;周超;
针对反舰巡航导弹的协同作战问题,结合遗传算法思想,提出了一种协同航迹规划方法.简述了反舰巡航导弹航迹规划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航迹规划模型,规划模型巧妙地把时间协同和方向协同问题转化为航迹代价指标,便于遗传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很好地解决了反舰巡航导弹的离线协同航迹规划问题.
2010年06期 No.144 1-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赵昕;艾飞;
分析了远程滑翔导弹地理约束的形成,建立了三自由度弹道模型、气动模型与气动热模型.在考虑地理等实际约束下,建立了多阶段多约束弹道优化模型.利用直接打靶法将此最优控制模型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解算.结果表明,研究方法适合于解决考虑地理等约束的远程滑翔导弹弹道问题,所得的最优弹道更有利于满足实际作战需求.
2010年06期 No.144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鞠巍;童幼堂;王泽;高永庆;
针对反舰导弹作战效能评估的问题,运用集对分析的方法,对现役的七种反舰导弹进行了数值仿真,建立了集对分析的模型,得到了可信的结果.最后对结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证明了集对分析法在反舰导弹武器作战效能评估中的应用是可信且可行的.
2010年06期 No.144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荆发标;康晓予;
构建了中远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运用BP网络进行效能评估的方法,并合理地给出了构造训练样本的方法,提高了训练样本的充分性和可信性.最后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出的评估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0年06期 No.144 16-1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李立纬;鞠巍;王泽;
简要叙述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原理与基本概念.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综合作战效能评估模型.通过对六种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综合评判分析,得出了其综合作战效能的排序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2010年06期 No.144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曹彪;张金春;傅鲁江;
在研究反舰导弹末段跃升俯冲机动突防密集阵的基础上,以反舰导弹突防单座密集阵为依据,建立了反舰导弹末段跃升俯冲机动突防两座密集阵的概率模型.分析了反舰导弹的速度、末段跃升的距离和高度对突防概率的影响,为反舰导弹突防近程防御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0年06期 No.144 24-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张金春;叶振北;
分析了海浪扰动引起反舰导弹坠海的原理,建立了海浪和导弹高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舰导弹坠海概率的计算方法,通过仿真和分析验证了所述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2010年06期 No.144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胡健;徐良法;
在介绍航空导弹作战效能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航空导弹作战效能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且依此模型给出了计算实例.结果证明,其计算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分析基本一致.
2010年06期 No.144 33-3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宋晨;吴志刚;杨超;
着眼于工程应用,从弹性飞行器一般运动方程的角度,提出了导弹颤振抑制的主要思路,总结了常规导弹颤振分析的一般流程.分别从质量特性和刚度特性两个方面,阐述了导弹颤振抑制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算例分析表明,配重设计可有效提高颤振速度,但对不同的颤振类型配重效果有所不同.最后,以舵轴位置变化对舵面颤振性能的影响为例,说明结构布置与导弹颤振性能的关系.算例表明,如结构布置合理,可缓解颤振设计的压力.
2010年06期 No.144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吴诗辉;杨建军;
研究了激光近炸引信探测目标的建模问题.在分析激光近炸引信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引信启动点和引信触发点的定义,并提出了基于几何模型的引信启动点和引信触发点的判定定理.针对在判定定理条件不满足时几何模型难以求解的问题,提出了将几何模型等效为最优化模型,通过非线性规划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的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讨论.
2010年06期 No.144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刘健;
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是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基于灰色关联决策理论,建立了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与排序算法.该方法能充分利用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避免求取属性权重估计值的计算,使得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易于编程计算,快捷方便,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2010年06期 No.144 48-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宋文焦;赵英俊;段楠楠;何杠;
在分析新型地空导弹装备维修级别的基础上,简述了新型地空导弹装备维修级别分析的目的和作用以及维修级别分析的总体流程,建立了新型地空导弹装备在使用保障阶段进行维修级别分析的决策树模型和费用模型.
2010年06期 No.144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李国宏;曾番;夏伟鹏;康红霞;
为了评价地形联测车的作战效能,构建了地形联测车的作战效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对地形联测车的五种技术方案的作战效能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地形联测车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0年06期 No.144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田丰;邢清华;刘侃;
给出了地空导弹部队阵地优选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已知各专家对备选阵地投票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同时综合考虑专家对备选阵地支持、反对、弃权投票情况隶属函数及其权重的基于Vague集TOPSIS的地空导弹阵地优选模型.根据备选阵地到正、负理想阵地相对贴近度进行排序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克服了以往专家弃权信息无法表示和已知指标信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利用上述模型进行地空导弹阵地优选的科学性、合理性.
2010年06期 No.144 60-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李召;宋振铎;齐占元;
根据捷联惯导系统坐标变换原理,建立了近程导弹初始段姿态调整回路数学模型,并运用六自由度刚体弹道进行了弹道仿真.结果表明,初始段姿态调整回路能够保证导弹在较大的初始姿态散布和初始段弹道倾角迅速下降的条件下,以较高的精度在短时间内完成三个通道的姿态调整.
2010年06期 No.144 65-6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武志东;毕兰金;顾文锦;
采用伴随技术,得到了确定性误差条件下由反舰导弹末段蛇形机动引起的拦截导弹稳态脱靶量解析解,并对拦截导弹的脱靶量进行了仿真计算.最后分析了突防概率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为蛇形最优机动策略提供了参考.
2010年06期 No.144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杨涛;王明海;曹锐;
加速度计误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导弹的落点误差,对加速度计标定系数进行误差分离和补偿可以有效提高导航精度.在分析加速度计误差传播模型基础上,利用导弹特殊时刻的相关信息,对加速度计K0x和K1x项误差进行分离和补偿.仿真计算表明,这是一种很有效的修正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导弹的落点精度.
2010年06期 No.144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段锁力;张多林;宋志华;
分析了TBM突防过程中采用弹载有源干扰突防样式的优缺点,仿真研究了这种干扰样式对跟踪制导雷达的有效跟踪制导区的影响,并提出了弹载有源压制干扰的评估方法.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对抗双方的对策方法.
2010年06期 No.144 75-7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张显国;符燕;
为分析靶船机动对导弹横向加速度的影响,从反舰导弹对海上运动目标攻击机理出发,研究了由于靶船运动引起的导弹横向加速度变化.结果表明,靶船做直线匀速运动或静止时,对横向加速度没有影响;采取机动方式时,在有效导航系数相同的情况下,横向加速度随着靶船运行速度增加而增大,当导弹速度不变时,导弹追踪靶船时间越长,或转弯半径越小,横向加速度增加幅度越大.有效导航常数增加时,横向加速度下降.靶船运动对导弹横向加速度的影响相对较小,速度较小或静止的靶船可以在反舰导弹试验中使用.
2010年06期 No.144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罗锦;苏振中;孟晨;
在深入分析ATS可互操作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可互操作ATS软件体系结构,通过严格定义各层的信息模型、接口模型来保证各层的互操作性,实现系统的互操作.重点对软件结构中基于STD的运行时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了STD与面向对象的接口、测试行为的实现、测试引擎的运行机制等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通过上述研究,成功解决了测试程序运行层的互操作性问题.
2010年06期 No.144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 王马法;李翔宇;龚柏林;卢芳云;
基于强度等效法对导弹目标各个关键部件建立等效模型,通过对可变形战斗部的一体化作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目标在可变形战斗部作用下的毁伤图像.结果表明,可变形战斗部在目标方向的破片密度增益比较明显,能对目标造成严重毁伤;在自然破片和预制破片共同作用下,目标各部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对于等效壳体较薄的制导舱和发动机舱段,壳体变形较为严重.
2010年06期 No.144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 王泽;童幼堂;李立纬;
在分析防空导弹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破片飞散运动模型及求解模型.通过对实例的三维仿真,得出了破片的空间飞散特性和散落区域.这种通过仿真分析防空导弹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的方法为定量计算防空导弹射击禁区和提高防空导弹引战配合效率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2010年06期 No.144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徐华;钟文;刘仁;
主要研究了基于FLAMES的地空导弹营射击指挥认知模型的相关问题.介绍了FLAMES仿真开发平台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地空导弹营射击指挥的逻辑流程,给出了基于FLAMES的地空导弹营射击指挥认知模型的构建步骤及内容.最后,对认知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2010年06期 No.144 97-9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张东煜;徐兵;薛雪东;
为了实现对导弹测控仪器的检定校准,研究了被检定系统的信号标准及误差要求,提出了基于PC/104的便携性高精度信号源设计方案,完成了信号源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并对其调试和溯源进行了说明.通过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调试,信号源达到了设计指标的要求,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2010年06期 No.144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杨艾兵;任卫武;孙烨;
阐述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正弦信号频率测量设计方案.结合相关原理和求导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频率测量算法,该设计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某型导弹的自动测试系统.实践证明,这项技术能提高测量精度,同时也能降低费用.
2010年06期 No.144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刘新爱;胡晓;王素平;高荣华;吉方方;
分析讨论了各种弹道仿真模型检验方法的特点,并重点分析了应用置信区间检验方法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置信区间检验方法具有形象直观、便于理解的特点,在此结合理论和实际经验,讨论实际应用该方法的一些工程处理措施,包括仿真模型可信度与检验置信度的关系、海量数据与少量数据的统一处理方法、确定基准弹道数据和时间序列的取点数量等方面的内容,能为靶场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0年06期 No.144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