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烁;姜欢;李萍;陈万春;
多学科设计优化中应用代理模型可以较好地解决系统分析精度和效率的矛盾,动态代理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在优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代理模型精度.利用三种动态代理方法——最小响应面、最大期望提高和多点加点准则,分别对一维、二维函数和一个高维的协同优化问题中外形/气动学科构造了动态Kriging代理模型,对比了三种加点准则的动态代理效果,并分析了其特点和应用条件.结果表明,最小响应面加点准则是最适合于协同优化中学科优化的动态代理方法.
2011年06期 No.150 11-1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 魏晓绛;谌国森;倪春雷;
在靶场飞行试验阶段,导弹涡喷(扇)发动机的遥测参数主要有转速、喷嘴前压力等很少几个,飞行结束后供分析的参数是以较长时间轴为坐标的曲线,未经处理的故障特征往往被噪声信号淹没,很难找到高频故障特征.介绍了利用小波变换结合神经网络对遥测数据分析,寻找故障出现的时刻,并结合地面试车故障树数据库,准确定位涡喷发动机的故障类型的方法.
2011年06期 No.150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张训立;毕义明;高桂清;綦海龙;
基于导弹战术兵棋使用需求,运用切断点法,对侵彻子母弹打击机场毁伤效果进行了建模分析.讨论了命中概率的计算,给出了计算公式,并对打击效果裁决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打击效果裁决表.
2011年06期 No.150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倪小清;龙建国;沈医文;
阐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空中目标突防性能的不断提高,给防空作战带了极大的挑战,同时对作为海上防空作战主要武器的舰空导弹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说明了影响舰空导弹作战效能的多种因素,其中舰空导弹的战斗部特性和引信特性是影响舰空导弹作战效能的两个重要因素.分析了舰空导弹战斗部的特性,总结了舰空导弹的引信特性、工作原理、分类以及结构.讨论了舰空导弹的引战配合特性以及影响舰空导弹引战配合特性主要因素.
2011年06期 No.150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王肖飞;薄延珍;孔东明;
为了有效降低装备研制中的技术风险,技术成熟度评估一直是装备采办中令人关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国外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和技术成熟度等级的划分,并以虚拟的导弹各分系统技术验证项目为例进行了技术成熟度模拟评价.在定义了导弹武器系统成熟度等级和对导弹各分系统进行成熟度等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求得导弹武器系统中各分系统的技术成熟度和整体的技术成熟度.
2011年06期 No.150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蒋里强;高建军;
针对不同情况下来袭的敌方目标,首次运用现代排序的方法尝试在一定条件下解决射击优化次序问题.通过对地空导弹射击问题进行分析,建立了地空导弹射击排序模型,并结合模型的特点给出了地空导弹射击排序算法.最后通过算例说明该模型可有效地增加目标的杀伤数,使地空导弹射击能力显著提高,可为决策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2011年06期 No.150 36-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金钊;原超;朱传伟;
针对编队舰空导弹火力分配过程中,协同运用对火力通道的组织使用需求,构建了火力通道组织模型,提出了三种平台选择系数.通过对给定作战态势的实例计算,认为从编队火力通道资源利用效率出发,能够更好发挥编队舰空导弹武器效能.指挥员进一步可根据火力通道的使用情况,确定舰空导弹的发射种类以及编队的作战方式.
2011年06期 No.150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高山;刘建华;刘思彤;
协同效能评估理论是混编群作战协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混编群作战协同机理,分析出系统协同效能受协同主体、协同客体、协同手段及协同目标等因素影响.结合混编群作战过程,依照各要素基本职能,剖析了混编群作战协同效能层次结构,并采用逐层分解的方式,建立了混编群作战协同评估指标体系;采用证据理论的方法建立了混编群作战协同效能综合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完善混编群协同机制,指导混编群作战协同行动的组织实施提供有效的量化决策支持.
2011年06期 No.150 44-5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魏江龙;杨世荣;任伟龙;
在对战斗部毁伤效应和目标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常见目标的毁伤效果指标进行了选取,提出了基于毁伤效果指标的选取进行毁伤计算,给出了目标毁伤计算流程.以子母弹打击油罐区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导弹武器打击目标的毁伤效果计算提供决策依据.
2011年06期 No.150 51-5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 张佳;张伟;梅冰;
退化试验和分析提供了评估系统可靠性的信息.对于实时系统可靠性或生存分析可以采用在线退化监测.讨论了系统性能、退化和系统性能可靠性估计的概念.回顾和讨论了用于估计失效时间分布和渐近方差的离线退化数据分析以及利用时间序列进行可靠性估计和预测的在线性能退化.离线方法对于那些具有极高可靠性部件的失效时间分布估计是有用的,而在线方法可以应用于那些突发灾难性系统失效的系统.讨论了两种情形中的统计方法.
2011年06期 No.150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刘肖健;辛永平;崔建鹏;
介绍了地空导弹火力单元操作训练.给出了火力单元操作训练评估的贝叶斯网络模型.针对地空导弹火力单元操作训练实际,结合贝叶斯网络优点,建立了地空导弹火力单元操作训练的贝叶斯网络评估模型,并运用贝叶斯网络推理软件对模型进行推理,验证了模型的可信性.
2011年06期 No.150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 戴定川;盛怀洁;边晓利;
介绍了无人机的作战使用特点,说明了无人机的航迹规划过程.依据分段需求分析的思想,对无人机全程航迹进行了需求分析,探讨了各段航迹规划的目标.分析了各段航迹面临的威胁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对无人机航迹规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1年06期 No.150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赵红云;丁凯;
在AHP与模糊理论结合的方法对系统效能进行评估基础上,通过对模糊理论中隶属度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克服了一般模糊理论计算中隶属度转换过程中存在的对目标影响不起作用的冗余数据也参与运算的缺点.同时C3I系统效能评估为指挥人员及科研人员对舰艇作战能力了解有了初步依据.
2011年06期 No.15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伊国兴;李江涛;唐玮杰;奚伯齐;
针对传统飞航导弹控制系统对执行器故障容错能力较弱,而执行器故障模型难以在线快速准确辨识等问题,将直接自适应控制和传统控制方法相结合,设计了一种飞航导弹主动容错控制系统.可以在不知道确切故障信息的情况下,补偿修复故障发生后的控制信号,保证导弹仍能恢复一定的飞行性能.以某型导弹纵向控制回路为例,模拟升降舵执行器执行机构退化、效率降低等故障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该容错控制系统可以在不改变基本控制律的前提下,较好地修复控制信号,使系统跟随参考模型.
2011年06期 No.150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汪新刚;谢晓方;李雪;
说明了反舰导弹雷达盲区是一项重要的战术技术指标,影响导弹的捕捉概率.分析了传统盲区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结合导弹雷达对目标的扫描过程、盲区内目标分布函数,提出了基于搜索论的捕捉概率模型,给出了现在点射击、目标均匀分布条件下盲区对捕捉概率的影响结果.对盲区影响分析简单有效,在实际解算、决策中具有应用价值.
2011年06期 No.150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聂建英;李兴国;娄国伟;
毫米波被动探测技术在反装甲导弹和末敏弹的制导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毫米波被动探测目标图像是灰度级形式,且毫米波被动探测的限制是图像的分辨率,给出了毫米波被动探测装甲目标的提升小波去噪.为进一步刻画毫米波被动探测目标辐射的表征方法,在分析毫米波被动探测能力的基础上,给出了目标毫米波被动探测隐身要素分析,并给出了3 mm被动辐射计探测双层隐身迷彩装甲目标的实验数据与辐射分布图,及其毫米波被动探测辐射特性分析.
2011年06期 No.150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 张志警;刘洁瑜;马学文;
捷联惯组历次测试数据由于受到多种随机因素的影响,其变化趋势具有非线性,同时测试数据又属于小样本.针对此特点,讨论了基于优化灰色模型的捷联惯组历次测试数据建模预测算法.首先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加速平移变换及加权均值生成,得到更适合建立灰色模型的数据序列,再采用优化背景值后的灰色模型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建模预测.实例分析证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反映捷联惯组历次测试数据的变化规律,比传统灰色模型有更高的精度.
2011年06期 No.150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马双庆;郑敏;王振雨;陈志波;
研究了适用于机载火控系统即插即用技术的实现原理与方法,设计了基于软件总线技术的机载火控系统架构方案.提出了系统应用方案的具体实现方法,实现系统自动识别随时接入的武器身份,自动建立与武器在应用层的联系,并能够根据接入的武器型号自动生成相应的作战流程,同时搭建演示系统研究了系统可行性.
2011年06期 No.150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刘双战;张福兴;吴建刚;
针对非线性系统的学习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迭代学习控制方法.该迭代学习控制方法同时利用系统中前次迭代控制的跟踪误差信息与当前的跟踪误差信息,以及它们各自的微分信息,且采用可调的迭代学习系数,根据系统误差的变化及时地调节学习系数,从而提高了目标的跟踪能力.通过分析,给出了此迭代学习控制方法收敛的充分条件.仿真结果验证了此学习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2011年06期 No.150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于峰;
系统研究了信息化战争的动因、特点,比较详细地对比了几次现代局部战争的信息化发展程度,指出了信息化战争是信息主导的一体化体系作战,复杂性与脆弱性并存,作战样式近乎无限多种,战争的随机性、偶然性增大.阐述了信息化、智能化、体系化武器装备是支撑信息化战争的物质基础,必须按照信息化战争的需求系统构建.
2011年06期 No.150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崔旭涛;张福光;王鲁彬;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利用Delphi编程语言和Access数据库,开发了海军导弹维护管理信息系统.可自动提示海军各型导弹维护的项目、内容及时间等信息,解决了传统海军导弹维护工作量大、效率低及容易出错的问题,已作为导弹保障部队进行维护工作的辅助工具.结合导弹维护工作的特点及要求,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软件结构及系统实现,并给出部队测试使用的结果.
2011年06期 No.150 109-1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 朱学锋;
针对大射程导弹试验对遥测数据对接的处理要求,分析了现有数据对接方法的不足和局限性,提出了基于互累积量的遥测数据帧时延估计方法,并实现遥测原始数据的精准对接.试验数据测试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估计遥测数据的帧时延,实现对接遥测数据的帧时间修正,保证遥测数据帧时间和数据的连续性与一致性,剔除大量噪声数据,提供高质量的全程遥测数据.
2011年06期 No.150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李莉;
说明了理论弹道检查是导弹试验准备的关键环节,对保障导弹跟踪精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导弹试验前联网准备为例,对理论弹道检查所涉及的坐标转换、统计计算和数据处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完整的理论弹道检查方法.该方法可以对整个测控网络的目标跟踪系统误差进行标定,并用于中心计算机目标跟踪测量数据处理的补偿与修正.通过仿真和实例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目标的跟踪精度.
2011年06期 No.150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正>2011年11月4日,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分会飞行试验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会议由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承办。
2011年06期 No.150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野舟;
<正>据悉,俄国防部选定了2种大型无人机——侦察与攻击机的研发者.在2011年8月进行的试验设计与科学研究工作投标中明确了将进行无人机研发工作的公司,其中圣彼得堡的Transas公司在试验设计工作竞标中胜出,而喀山的雄鹰设计局则负责无人机的科学研究工作。
2011年06期 No.15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野舟;
<正>美国雷锡恩公司近期成功完成了陶式反坦克导弹新型发动机的飞行试验.试验验证了该导弹采用的新型发射、推进和主发动机系统的性能.雷锡恩公司和美国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已共同对该系统开展了数年的研究,但直到2011年10月初才开始飞行试验.新型发动机并不需要持续使导弹加速,而是通过让其保持更为恒定的速度来减少飞行时间.
2011年06期 No.150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野舟;
<正>洛马公司对其联合空地导弹三模制冷导引头的总测试时间已超过8600 h.试验结果说明,该导引头技术风险低,且具备良好的作战使用能力.
2011年06期 No.150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野舟;
<正>预计2011年全球用于无人机有效载荷和子系统的支出将达到29亿美元,因为各公司不断进入无人机市场或加强其现有能力,以便向武装部队提供可执行无人情报、监视、侦察、通信和攻击任务的设备.
2011年06期 No.150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正>~~
2011年06期 No.150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正>《战术导弹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主办、航天导弹总体专业信息网协办,是为导弹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服务的综合性学术技术类刊物.主要刊登导弹和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技术、制导与控制技术、推进技术、计算机在导弹武器系统及其分系统中的应用技术
2011年06期 No.150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正>2011年11月19日,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分会第四届四次会议暨学术报告会在京召开,会议由无人飞行器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承办。
2011年06期 No.150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