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槐泽鹏;龚旻;陈克;
针对未来战争形态向何处发展这一问题,分析了影响未来战争形态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作战样式、新型装备和颠覆性技术。其中,作战样式是战争形态的直接表现形式,新型装备是物质载体,颠覆性技术是基石。针对这三部分,研究了三种广受重视的作战样式,分析了一些新型装备及其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可能对未来战争形态产生巨大影响的颠覆性技术,对分析未来战争形态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2018年01期 No.187 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槐泽鹏;龚旻;陈克;
针对未来战争形态向何处发展这一问题,分析了影响未来战争形态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作战样式、新型装备和颠覆性技术。其中,作战样式是战争形态的直接表现形式,新型装备是物质载体,颠覆性技术是基石。针对这三部分,研究了三种广受重视的作战样式,分析了一些新型装备及其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可能对未来战争形态产生巨大影响的颠覆性技术,对分析未来战争形态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2018年01期 No.187 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董文洪;马培蓓;纪军;
以攻击型无人机(UCAV)具体作战过程为研究对象,将其作战过程分为突防、侦察搜索和攻击三个阶段。在突防阶段,分析了远程警戒雷达威胁场,并给出地空导弹和高炮的效用指标函数;侦察搜索阶段,阐述目标侦察、情报处理和目标识别的具体流程和总体功能;在攻击阶段,研究了UCAV主要攻击流程及攻击的一般过程,具体包括任务装订和航迹规划、UCAV作战数量和攻击波次、突防战术、攻击目标、攻击效果评估和完成攻击任务并返航。对研究攻击型无人机的作战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8年01期 No.187 9-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董文洪;马培蓓;纪军;
以攻击型无人机(UCAV)具体作战过程为研究对象,将其作战过程分为突防、侦察搜索和攻击三个阶段。在突防阶段,分析了远程警戒雷达威胁场,并给出地空导弹和高炮的效用指标函数;侦察搜索阶段,阐述目标侦察、情报处理和目标识别的具体流程和总体功能;在攻击阶段,研究了UCAV主要攻击流程及攻击的一般过程,具体包括任务装订和航迹规划、UCAV作战数量和攻击波次、突防战术、攻击目标、攻击效果评估和完成攻击任务并返航。对研究攻击型无人机的作战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8年01期 No.187 9-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申超;李磊;吴洋;刘都群;
针对美国近年来高度重视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军事应用价值,大力布局和发展空中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并已成功开展多次相关技术演示验证这一情况,通过系统梳理美国空中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及典型项目情况,分析了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优势,可为相关领域武器装备发展及技术攻关提供情报参考。
2018年01期 No.187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申超;李磊;吴洋;刘都群;
针对美国近年来高度重视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军事应用价值,大力布局和发展空中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并已成功开展多次相关技术演示验证这一情况,通过系统梳理美国空中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及典型项目情况,分析了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优势,可为相关领域武器装备发展及技术攻关提供情报参考。
2018年01期 No.187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郝雅楠;陈杰;关晓红;
剖析了美空军敏捷作战概念的提出背景,研究了敏捷作战概念的内涵及其与相关作战概念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敏捷作战概念下美空军航天领域作战任务及作战能力的发展变化,通过研究可深入了解美空军敏捷作战概念及对其未来作战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2018年01期 No.187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 郝雅楠;陈杰;关晓红;
剖析了美空军敏捷作战概念的提出背景,研究了敏捷作战概念的内涵及其与相关作战概念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敏捷作战概念下美空军航天领域作战任务及作战能力的发展变化,通过研究可深入了解美空军敏捷作战概念及对其未来作战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2018年01期 No.187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 张铧予;
以"多域战"的概念、影响及未来发展情况分析为背景,对"多域战"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预测了其未来发展前景。以此牵引出美国陆军新型远程战术弹道导弹项目,并重点研究了该型导弹的性能参数、技术特点、发展规划及最新进展等相关信息,总结了美军战术导弹注重技术更新升级和系列化发展的情况。
2018年01期 No.187 30-3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 张铧予;
以"多域战"的概念、影响及未来发展情况分析为背景,对"多域战"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预测了其未来发展前景。以此牵引出美国陆军新型远程战术弹道导弹项目,并重点研究了该型导弹的性能参数、技术特点、发展规划及最新进展等相关信息,总结了美军战术导弹注重技术更新升级和系列化发展的情况。
2018年01期 No.187 30-3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 苑桂萍;张绍芳;
针对2016年5月美国空军在脱密版《2030年空中优势飞行规划》报告中首次提出的穿透型制空概念,介绍了穿透型制空概念提出的背景,结合当前动向深入分析了穿透型制空概念的本质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通过梳理穿透型制空相关导弹武器装备的发展,给出了美空军未来空中优势新一代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未来装备发展提供信息支撑。
2018年01期 No.187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苑桂萍;张绍芳;
针对2016年5月美国空军在脱密版《2030年空中优势飞行规划》报告中首次提出的穿透型制空概念,介绍了穿透型制空概念提出的背景,结合当前动向深入分析了穿透型制空概念的本质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通过梳理穿透型制空相关导弹武器装备的发展,给出了美空军未来空中优势新一代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未来装备发展提供信息支撑。
2018年01期 No.187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高雁翎;张保庆;
从弹道导弹防御拦截武器、预警探测、下一代防御技术等方面对2017年世界弹道导弹防御发展进行跟踪研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2017年世界弹道导弹防御发展总体格局保持不变,装备与技术发展继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美国继续引领弹道导弹防御装备与技术发展,俄罗斯、以色列、日本和印度等国积极推进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发展。
2018年01期 No.187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高雁翎;张保庆;
从弹道导弹防御拦截武器、预警探测、下一代防御技术等方面对2017年世界弹道导弹防御发展进行跟踪研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2017年世界弹道导弹防御发展总体格局保持不变,装备与技术发展继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美国继续引领弹道导弹防御装备与技术发展,俄罗斯、以色列、日本和印度等国积极推进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发展。
2018年01期 No.187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张灿;胡冬冬;叶蕾;李文杰;刘都群;
对2017年国外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动态进行了梳理。从高超声速打击武器、高超声速飞机、空天飞行器三大应用方向,分析总结了美国、俄罗斯等世界主要国家在高超声速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并概括了国外在高超声速基础研究及试验设施建设领域的发展情况。
2018年01期 No.187 47-5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张灿;胡冬冬;叶蕾;李文杰;刘都群;
对2017年国外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动态进行了梳理。从高超声速打击武器、高超声速飞机、空天飞行器三大应用方向,分析总结了美国、俄罗斯等世界主要国家在高超声速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并概括了国外在高超声速基础研究及试验设施建设领域的发展情况。
2018年01期 No.187 47-5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袁亚;张木;李翔;赵晓宁;杨帆;
针对新型的水下预置无人作战装备发展需求,介绍了国外水下预置无人作战装备现状,分析了预置无人作战装备的主要特点,剖析了预置无人作战装备面临的问题,并对后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相关启示和发展建议可为未来的水下预置装备建设提供参考。
2018年01期 No.187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袁亚;张木;李翔;赵晓宁;杨帆;
针对新型的水下预置无人作战装备发展需求,介绍了国外水下预置无人作战装备现状,分析了预置无人作战装备的主要特点,剖析了预置无人作战装备面临的问题,并对后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相关启示和发展建议可为未来的水下预置装备建设提供参考。
2018年01期 No.187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张宁;胡冬冬;叶蕾;
基于美国空军装备司令部2017年7月发布的高超声速常规打击武器(HCSW)项目招标预告,对美空军提前启动高超声速导弹工程研制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对HCSW武器的方案进行了初步研判;最后,对美空军高超声速打击武器的后续发展动向进行了展望。
2018年01期 No.187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张宁;胡冬冬;叶蕾;
基于美国空军装备司令部2017年7月发布的高超声速常规打击武器(HCSW)项目招标预告,对美空军提前启动高超声速导弹工程研制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对HCSW武器的方案进行了初步研判;最后,对美空军高超声速打击武器的后续发展动向进行了展望。
2018年01期 No.187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张搏;张琳;汪文峰;徐超;
颠覆性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和技术发展规划等工作中的重点考量因素。从技术和战争的关系出发,对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内涵和特点进行了概括,介绍了美国国防部颠覆性技术管理过程,以及其下属机构DARPA进行颠覆性技术跃迁的主要途径,梳理分析了美国国防部在颠覆性技术管理过程中发现的影响技术演变的主要因素。
2018年01期 No.187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张搏;张琳;汪文峰;徐超;
颠覆性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和技术发展规划等工作中的重点考量因素。从技术和战争的关系出发,对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内涵和特点进行了概括,介绍了美国国防部颠覆性技术管理过程,以及其下属机构DARPA进行颠覆性技术跃迁的主要途径,梳理分析了美国国防部在颠覆性技术管理过程中发现的影响技术演变的主要因素。
2018年01期 No.187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戴月领;贺云涛;刘莉;张晓辉;
燃料电池无人机是新能源技术与航空科学技术的结合,是未来绿色航空发展的方向。介绍了燃料电池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燃料电池无人机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指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包括高效燃料电池的研制与应用、氢气的储存技术、燃料电池与蓄电池的混合技术及其能量管理控制技术。
2018年01期 No.187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戴月领;贺云涛;刘莉;张晓辉;
燃料电池无人机是新能源技术与航空科学技术的结合,是未来绿色航空发展的方向。介绍了燃料电池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燃料电池无人机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指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包括高效燃料电池的研制与应用、氢气的储存技术、燃料电池与蓄电池的混合技术及其能量管理控制技术。
2018年01期 No.187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杨华东;邱志明;
针对规划海上编队多兵力、多武器协同对海打击方案难的问题,提出了多兵力火力规划作战模型体系的概念,给出了作战模型的主要内容和模型体系构建方法;然后,以多武器作战能力仿真计算为基础,提出了兵力行动计划和火力机动方案等规划要素的设计方法;最后,基于模型体系和火力规划要素,设计了火力规划系统框架及其工作流程。该系统可辅助实施作战方案编制和作战资源优化配置,完成对海联合快速作战筹划和精确指挥控制,提升海上编队对海综合作战指挥能力。
2018年01期 No.187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杨华东;邱志明;
针对规划海上编队多兵力、多武器协同对海打击方案难的问题,提出了多兵力火力规划作战模型体系的概念,给出了作战模型的主要内容和模型体系构建方法;然后,以多武器作战能力仿真计算为基础,提出了兵力行动计划和火力机动方案等规划要素的设计方法;最后,基于模型体系和火力规划要素,设计了火力规划系统框架及其工作流程。该系统可辅助实施作战方案编制和作战资源优化配置,完成对海联合快速作战筹划和精确指挥控制,提升海上编队对海综合作战指挥能力。
2018年01期 No.187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孔尚萍;张海瑞;廖选平;洪东跑;
针对传统目标威胁评估方法主观性强、赋权方法单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方法。建立了目标威胁评估指标体系,分别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求解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结合目标属性矩阵构建了总偏差最小原则下的组合赋权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多属性决策方法中,获得了对各目标威胁程度的综合评判。通过算例表明,该方法兼顾了专家经验与战场数据的客观特征,赋权更为合理,评估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2018年01期 No.187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孔尚萍;张海瑞;廖选平;洪东跑;
针对传统目标威胁评估方法主观性强、赋权方法单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方法。建立了目标威胁评估指标体系,分别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求解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结合目标属性矩阵构建了总偏差最小原则下的组合赋权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多属性决策方法中,获得了对各目标威胁程度的综合评判。通过算例表明,该方法兼顾了专家经验与战场数据的客观特征,赋权更为合理,评估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2018年01期 No.187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王一哲;郑理;张吒;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修正物理光学法的天线-FSS罩系统工程预估算法。将FSS层等效为一层各向异性的介质,通过函数拟合的方法获得其电磁特性与电磁波入射角度的关系,提高了天线罩表面电流计算精度,实现FSS天线罩散射特性的快速计算。然后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对以往的工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天线-FSS罩系统的散射规律,获得天线罩部分和罩内部分散射的函数关系。最后以实际的天线-FSS罩系统为例,对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2018年01期 No.187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 王一哲;郑理;张吒;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修正物理光学法的天线-FSS罩系统工程预估算法。将FSS层等效为一层各向异性的介质,通过函数拟合的方法获得其电磁特性与电磁波入射角度的关系,提高了天线罩表面电流计算精度,实现FSS天线罩散射特性的快速计算。然后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对以往的工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天线-FSS罩系统的散射规律,获得天线罩部分和罩内部分散射的函数关系。最后以实际的天线-FSS罩系统为例,对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2018年01期 No.187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 史绍琨;赵久奋;王海峰;
以某新型反坦克导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转弯过程中弹体滚转对偏航通道的马格努斯效应,探讨了在复合联动舵机的快速响应条件下,弹体快速准确完成初始段转弯、全方位飞行的垂直发射的理论与工程方法。建立了导弹的全方位发射制导控制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极小值原理的弹体最优滚转角控制律;考虑弹体与舵机约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程实际的弹体滚转角控制函数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导弹姿态稳定所需时间基础上,弹体能以较快的速度按照所设计的滚转角控制律完成全方位滚转,实现了导弹在空中自主完成全方位发射所需的弹体滚转。
2018年01期 No.187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史绍琨;赵久奋;王海峰;
以某新型反坦克导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转弯过程中弹体滚转对偏航通道的马格努斯效应,探讨了在复合联动舵机的快速响应条件下,弹体快速准确完成初始段转弯、全方位飞行的垂直发射的理论与工程方法。建立了导弹的全方位发射制导控制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极小值原理的弹体最优滚转角控制律;考虑弹体与舵机约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程实际的弹体滚转角控制函数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导弹姿态稳定所需时间基础上,弹体能以较快的速度按照所设计的滚转角控制律完成全方位滚转,实现了导弹在空中自主完成全方位发射所需的弹体滚转。
2018年01期 No.187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杨承志;杜立楠;吴宏超;
针对带势的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滤波(GM-CPHD)计算量大,效率不高,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战场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聚类改进椭球门限的GM-CPHD多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引入粒子聚类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得到修正的椭球门限;然后通过修正的椭球门限得到新的量测集合,实现了量测空间的改进;最后通过量测集合利用GM-CPHD算法进行更新。经过实验仿真证明,该方法在多目标跟踪效果上优于GM-CPHD算法,且计算复杂度大幅度降低,相比于带门限的GM-CPHD算法,跟踪性能也明显提高。
2018年01期 No.187 98-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 杨承志;杜立楠;吴宏超;
针对带势的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滤波(GM-CPHD)计算量大,效率不高,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战场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聚类改进椭球门限的GM-CPHD多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引入粒子聚类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得到修正的椭球门限;然后通过修正的椭球门限得到新的量测集合,实现了量测空间的改进;最后通过量测集合利用GM-CPHD算法进行更新。经过实验仿真证明,该方法在多目标跟踪效果上优于GM-CPHD算法,且计算复杂度大幅度降低,相比于带门限的GM-CPHD算法,跟踪性能也明显提高。
2018年01期 No.187 98-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 杨新垒;聂万胜;刘晓慧;
为加深SABRE吸气模式下发动机性能研究,采用一系列基本热力过程分析了吸气模式热力循环过程,计算了各支路循环功及总循环功,分析了影响循环功的主要因素。对预冷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了预冷器的性能参数,在此基础上估算了预冷器的总体参数。结果表明,SABRE吸气模式热力循环可简化为标准布雷顿循环,影响循环功的主要参数为预燃室和燃烧室的进出口温度,影响循环效率的主要参数为压气机增压比,预冷器是提升发动机性能的关键,最大功率为409.54MW,长度约为5118.2mm,提高换热效率,降低预冷器体积十分必要。
2018年01期 No.187 10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杨新垒;聂万胜;刘晓慧;
为加深SABRE吸气模式下发动机性能研究,采用一系列基本热力过程分析了吸气模式热力循环过程,计算了各支路循环功及总循环功,分析了影响循环功的主要因素。对预冷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了预冷器的性能参数,在此基础上估算了预冷器的总体参数。结果表明,SABRE吸气模式热力循环可简化为标准布雷顿循环,影响循环功的主要参数为预燃室和燃烧室的进出口温度,影响循环效率的主要参数为压气机增压比,预冷器是提升发动机性能的关键,最大功率为409.54MW,长度约为5118.2mm,提高换热效率,降低预冷器体积十分必要。
2018年01期 No.187 10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正>为充分发挥《战术导弹技术》期刊对我国导弹武器系统科技创新中的理论和技术成果的报道及信息传播作用,加强各军工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搭建一个活跃的知识服务平台,促进我国导弹武器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经研究决定组建《战术导弹技术》期刊理事会。《战术导弹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是为导弹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等服务的学术期刊。刊物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导弹与
2018年01期 No.187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正>为充分发挥《战术导弹技术》期刊对我国导弹武器系统科技创新中的理论和技术成果的报道及信息传播作用,加强各军工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搭建一个活跃的知识服务平台,促进我国导弹武器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经研究决定组建《战术导弹技术》期刊理事会。《战术导弹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是为导弹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等服务的学术期刊。刊物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导弹与
2018年01期 No.187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
<正>《战术导弹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是为导弹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服务的综合性学术技术类刊物。本刊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入选《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CAMA)》和《中国航空文摘》,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
2018年01期 No.187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正>《战术导弹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是为导弹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服务的综合性学术技术类刊物。本刊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入选《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CAMA)》和《中国航空文摘》,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
2018年01期 No.187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