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导弹技术

访问量:56818

特约稿件

  • 美国战略弹道导弹研发管理模式研究

    熊瑛;齐艳丽;

    系统研究了美国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研发机构的发展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了美国战略弹道导弹研发管理模式和方法,分析了美国战略弹道导弹研发管理模式和方法,主要包括一体化产品和过程研制/一体化产品小组(IPPD/IPT)、承包商管理体制、项目管理"系统方法"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已经构建了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以保障其战略弹道导弹的研制和部署。

    2018年02期 No.188 1-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美国战略弹道导弹研发管理模式研究

    熊瑛;齐艳丽;

    系统研究了美国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研发机构的发展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了美国战略弹道导弹研发管理模式和方法,分析了美国战略弹道导弹研发管理模式和方法,主要包括一体化产品和过程研制/一体化产品小组(IPPD/IPT)、承包商管理体制、项目管理"系统方法"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已经构建了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以保障其战略弹道导弹的研制和部署。

    2018年02期 No.188 1-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美海军近期战略动向及其精打装备发展趋势分析

    王鹤;文苏丽;王雅琳;刘洽;

    随着世界局势变化加快,近年来美国海军集中力量对其战略方案、作战概念,舰队部署调整、火力配系和型号发展等问题进行评估、研究和论证。对近期美国海军主要战略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跟踪梳理,重点对《未来海军》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解读,并结合近期美海军的具体举措梳理分析了其精确打击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

    2018年02期 No.188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美海军近期战略动向及其精打装备发展趋势分析

    王鹤;文苏丽;王雅琳;刘洽;

    随着世界局势变化加快,近年来美国海军集中力量对其战略方案、作战概念,舰队部署调整、火力配系和型号发展等问题进行评估、研究和论证。对近期美国海军主要战略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跟踪梳理,重点对《未来海军》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解读,并结合近期美海军的具体举措梳理分析了其精确打击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

    2018年02期 No.188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国外动态

  • 全球导弹交易市场现状分析与趋势展望

    赵霞;王可;苏冠英;乔新歌;

    为了解过去十年(2007—2016年)全球导弹交易市场的整体动向,并就未来导弹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加以展望,分别以导弹交易的国别、区域和导弹类型与型号为分类依据,对SIPRI所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并结合过去十年风云变幻的国际安全局势对导弹交易市场的起伏变化进行综合分析。过去十年全球导弹交易市场呈现出的特点有:美俄主导全球导弹出口市场,中东和南亚等地区的导弹进口需求长期旺盛,反坦克导弹的交易量最大,2013和2014年度全球导弹交易量最大等。

    2018年02期 No.188 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 全球导弹交易市场现状分析与趋势展望

    赵霞;王可;苏冠英;乔新歌;

    为了解过去十年(2007—2016年)全球导弹交易市场的整体动向,并就未来导弹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加以展望,分别以导弹交易的国别、区域和导弹类型与型号为分类依据,对SIPRI所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并结合过去十年风云变幻的国际安全局势对导弹交易市场的起伏变化进行综合分析。过去十年全球导弹交易市场呈现出的特点有:美俄主导全球导弹出口市场,中东和南亚等地区的导弹进口需求长期旺盛,反坦克导弹的交易量最大,2013和2014年度全球导弹交易量最大等。

    2018年02期 No.188 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 国外临近空间超长航时无人机发展及应用情况综述

    袁立群;黄良平;

    临近空间超长航时无人机凭借高飞行高度和超长续航时间,在军民信息保障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针对目前国内对其发展情况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在广泛调研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国外太阳能动力和涡轮增压动力两类临近空间超长航时无人机的发展情况,分析了该类无人机涉及到的气动、结构、控制、能源、动力等相关技术难点,归纳总结了遥感类、通信类、特种类三类应用方向,提出了加快发展该类无人机的建议。

    2018年02期 No.188 26-3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国外临近空间超长航时无人机发展及应用情况综述

    袁立群;黄良平;

    临近空间超长航时无人机凭借高飞行高度和超长续航时间,在军民信息保障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针对目前国内对其发展情况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在广泛调研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国外太阳能动力和涡轮增压动力两类临近空间超长航时无人机的发展情况,分析了该类无人机涉及到的气动、结构、控制、能源、动力等相关技术难点,归纳总结了遥感类、通信类、特种类三类应用方向,提出了加快发展该类无人机的建议。

    2018年02期 No.188 26-3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总体技术

  • 导弹武器系统协同作战研究

    商巍;赵涛;环夏;陈明;陈世富;

    针对当前反导系统的不断增强和网络中心战逐渐取代平台中心战的情况,提出采用多导弹作战增强导弹攻防对抗系统作战的效能,进而提高导弹武器系统打击与毁伤效率。首先介绍了导弹协同作战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梳理了协同作战技术的体系结构,并阐述了任务规划、轨迹规划、协同探测、目标分配、协同攻击与突防的研究现状,为未来导弹武器系统协同作战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No.188 31-3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导弹武器系统协同作战研究

    商巍;赵涛;环夏;陈明;陈世富;

    针对当前反导系统的不断增强和网络中心战逐渐取代平台中心战的情况,提出采用多导弹作战增强导弹攻防对抗系统作战的效能,进而提高导弹武器系统打击与毁伤效率。首先介绍了导弹协同作战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梳理了协同作战技术的体系结构,并阐述了任务规划、轨迹规划、协同探测、目标分配、协同攻击与突防的研究现状,为未来导弹武器系统协同作战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No.188 31-3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智能反舰导弹发展需求及其关键技术

    曾家有;吴杰;

    针对未来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实现对海上目标远程精确打击和高效毁伤的需求,分析了发展智能反舰导弹的必要性及国外发展现状。分析了智能反舰导弹应具备信息感知、智能毁伤、战场自适应、自主突防、主动电子对抗、多弹协同作战、实时通信等先进能力。同时研究了发展智能反舰导弹需要的智能导引头、智能杀伤、智能决策、智能突防、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微机电、数据链和弹群攻击智能协同等主要关键技术,旨在为智能反舰导弹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2018年02期 No.188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智能反舰导弹发展需求及其关键技术

    曾家有;吴杰;

    针对未来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实现对海上目标远程精确打击和高效毁伤的需求,分析了发展智能反舰导弹的必要性及国外发展现状。分析了智能反舰导弹应具备信息感知、智能毁伤、战场自适应、自主突防、主动电子对抗、多弹协同作战、实时通信等先进能力。同时研究了发展智能反舰导弹需要的智能导引头、智能杀伤、智能决策、智能突防、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微机电、数据链和弹群攻击智能协同等主要关键技术,旨在为智能反舰导弹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2018年02期 No.188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高超声速突起物气动热环境预测方法研究

    刘芙群;涂建秋;孙晓峰;谭杰;杨鸿俊;

    利用地面风洞测热试验、数值仿真方法和工程计算三种方法,基于突起物局部和大面积无干扰区的热流密度的比值系数(干扰因子),进行了全飞行弹道的电缆罩等局部细小复杂外形的突起物气动热环境预测。该方法能有效克服地面测热实验状态不真实、局部细小结构不能布置测点、数值仿真对网格和湍流模型依赖程度高、复杂突起物热环境无工程算法等问题。

    2018年02期 No.188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高超声速突起物气动热环境预测方法研究

    刘芙群;涂建秋;孙晓峰;谭杰;杨鸿俊;

    利用地面风洞测热试验、数值仿真方法和工程计算三种方法,基于突起物局部和大面积无干扰区的热流密度的比值系数(干扰因子),进行了全飞行弹道的电缆罩等局部细小复杂外形的突起物气动热环境预测。该方法能有效克服地面测热实验状态不真实、局部细小结构不能布置测点、数值仿真对网格和湍流模型依赖程度高、复杂突起物热环境无工程算法等问题。

    2018年02期 No.188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后掠式栅格翼减阻机理及气动性能分析

    龚小权;贾洪印;周桂宇;吴晓军;

    以CFD为主要手段,开展了后掠式栅格翼减阻机理及气动性能分析研究。首先介绍了本文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及网格技术,通过与风洞试验和文献值的对比,验证了栅格翼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单栅格翼后掠减阻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栅格翼格片后掠减阻的机理,对比研究了格片后掠和前掠的减阻效果,获得了格片不同后掠角对栅格阻力的影响量,研究结果表明:栅格翼后掠、前掠均会使得栅格翼阻力明显减小,升阻比明显升高;随着格片后掠角的增大,栅格前缘激波角变小,激波强度逐渐减弱,波阻降低。最后,将"后掠减阻"概念应用到真实栅格翼构型中,通过整体后掠设计,实现了栅格翼跨声速阶段5%~7%的减阻效果。

    2018年02期 No.188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 后掠式栅格翼减阻机理及气动性能分析

    龚小权;贾洪印;周桂宇;吴晓军;

    以CFD为主要手段,开展了后掠式栅格翼减阻机理及气动性能分析研究。首先介绍了本文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及网格技术,通过与风洞试验和文献值的对比,验证了栅格翼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单栅格翼后掠减阻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栅格翼格片后掠减阻的机理,对比研究了格片后掠和前掠的减阻效果,获得了格片不同后掠角对栅格阻力的影响量,研究结果表明:栅格翼后掠、前掠均会使得栅格翼阻力明显减小,升阻比明显升高;随着格片后掠角的增大,栅格前缘激波角变小,激波强度逐渐减弱,波阻降低。最后,将"后掠减阻"概念应用到真实栅格翼构型中,通过整体后掠设计,实现了栅格翼跨声速阶段5%~7%的减阻效果。

    2018年02期 No.188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 基于不确定性的内外弹道联合优化方法

    吕艳;刘百奇;尹世明;

    针对飞行器内外弹道设计分离,且设计余量保守,难以获得最优方案的问题,给出一种基于不确定性的内外弹道联合优化设计方法。建立面向联合优化的固体动力模型,将"有偏差无余量"的不确定性优化方法应用于设计过程,给出优化三要素,开发了基于iSIGHT的内外弹道联合优化软件。数值仿真表明,在起飞质量、射程等约束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飞行器的运载能力。

    2018年02期 No.188 56-5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基于不确定性的内外弹道联合优化方法

    吕艳;刘百奇;尹世明;

    针对飞行器内外弹道设计分离,且设计余量保守,难以获得最优方案的问题,给出一种基于不确定性的内外弹道联合优化设计方法。建立面向联合优化的固体动力模型,将"有偏差无余量"的不确定性优化方法应用于设计过程,给出优化三要素,开发了基于iSIGHT的内外弹道联合优化软件。数值仿真表明,在起飞质量、射程等约束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飞行器的运载能力。

    2018年02期 No.188 56-5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任务规划

  • 一种用于飞行器航迹规划操作规则提取的聚类算法

    付琦玮;张克;秦筱楲;宋子阳;刘畅;

    针对航迹规划软件人机交互操作数据所蕴含的特征规律信息的总结提取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操作数据特性,高维数据主成份分析降维方法及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该类问题的改进聚类算法。经仿真验证,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不同操作数据中的规律信息。

    2018年02期 No.188 60-6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一种用于飞行器航迹规划操作规则提取的聚类算法

    付琦玮;张克;秦筱楲;宋子阳;刘畅;

    针对航迹规划软件人机交互操作数据所蕴含的特征规律信息的总结提取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操作数据特性,高维数据主成份分析降维方法及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该类问题的改进聚类算法。经仿真验证,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不同操作数据中的规律信息。

    2018年02期 No.188 60-6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基于要害部位精确打击的在线航迹规划方法研究

    朱毕肖;尹志德;张道驰;

    针对反舰导弹对舰船目标进行要害部位精确打击的需求,在估计得到目标位置、运动方向的前提下,提出利用Dubins path进行在线航迹规划的方法,克服了传统航迹规划算法复杂、计算量大、不能满足弹载计算机实时计算要求的难点。通过仿真分析,可以看出Dubins path算法规划快速、规划结果满足要求,在考虑目指误差、速度估计误差、目标不同运动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基于要害部位打击的在线航迹规划要求。

    2018年02期 No.188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基于要害部位精确打击的在线航迹规划方法研究

    朱毕肖;尹志德;张道驰;

    针对反舰导弹对舰船目标进行要害部位精确打击的需求,在估计得到目标位置、运动方向的前提下,提出利用Dubins path进行在线航迹规划的方法,克服了传统航迹规划算法复杂、计算量大、不能满足弹载计算机实时计算要求的难点。通过仿真分析,可以看出Dubins path算法规划快速、规划结果满足要求,在考虑目指误差、速度估计误差、目标不同运动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基于要害部位打击的在线航迹规划要求。

    2018年02期 No.188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制导、导航与控制

  • 高超声速飞行器横航向MIMO系统控制及稳定裕度评估

    段子帆;宁国栋;张红文;王晓峰;

    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存在严重的横航向耦合特性,同时具有多维非线性约束,如动压、空气流量、侧滑角范围等限制。飞行控制系统一方面需对横航向机动需求与发动机稳定工作需求进行平衡,一方面需控制飞行器滚转和偏航通道的协调变化。针对两输入两输出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横航向系统模型,设计基于极点配置的姿态渐进跟踪耦合控制器实现对滚转机动指令的跟踪,采用副翼方向舵交联控制策略抑制滚转机动过程中的侧滑角,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采用闭环系统回差阵奇异值分析方法评估了MIMO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仿真验证了稳定裕度评估的合理性并分析了稳定裕度计算结果的保守性。

    2018年02期 No.188 7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高超声速飞行器横航向MIMO系统控制及稳定裕度评估

    段子帆;宁国栋;张红文;王晓峰;

    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存在严重的横航向耦合特性,同时具有多维非线性约束,如动压、空气流量、侧滑角范围等限制。飞行控制系统一方面需对横航向机动需求与发动机稳定工作需求进行平衡,一方面需控制飞行器滚转和偏航通道的协调变化。针对两输入两输出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横航向系统模型,设计基于极点配置的姿态渐进跟踪耦合控制器实现对滚转机动指令的跟踪,采用副翼方向舵交联控制策略抑制滚转机动过程中的侧滑角,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采用闭环系统回差阵奇异值分析方法评估了MIMO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仿真验证了稳定裕度评估的合理性并分析了稳定裕度计算结果的保守性。

    2018年02期 No.188 7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浮球式惯性平台转动惯量辨识方法研究

    刘成龙;蔡洪;白锡斌;

    球体作为浮球式惯性平台的稳定台体,需要进行高精度的稳定控制,因此需要获取精确的球体转动惯量。浮球式惯性平台实际工作过程中,球体悬浮于液体中,球体内的管路和配重腔体会充满液体,随球体一起转动,从而改变球体的转动惯量,因此需要在浮动状态下辨识球体的转动惯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姿态解算的球体转动惯量辨识方法。该方法只需在球体表面悬挂重物产生激励,利用球体内部的陀螺仪敏感球体转动,采用加权递推最小二乘方法实时处理陀螺仪测量的球体转动角速度,以此辨识球体的转动惯量。该方法操作简便,接近球体的真实工作环境,能够快速精确地辨识球体的转动惯量。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了陀螺仪测量误差、初始对准误差、悬挂点位置误差对球体转动惯量辨识结果的影响,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8年02期 No.188 80-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 浮球式惯性平台转动惯量辨识方法研究

    刘成龙;蔡洪;白锡斌;

    球体作为浮球式惯性平台的稳定台体,需要进行高精度的稳定控制,因此需要获取精确的球体转动惯量。浮球式惯性平台实际工作过程中,球体悬浮于液体中,球体内的管路和配重腔体会充满液体,随球体一起转动,从而改变球体的转动惯量,因此需要在浮动状态下辨识球体的转动惯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姿态解算的球体转动惯量辨识方法。该方法只需在球体表面悬挂重物产生激励,利用球体内部的陀螺仪敏感球体转动,采用加权递推最小二乘方法实时处理陀螺仪测量的球体转动角速度,以此辨识球体的转动惯量。该方法操作简便,接近球体的真实工作环境,能够快速精确地辨识球体的转动惯量。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了陀螺仪测量误差、初始对准误差、悬挂点位置误差对球体转动惯量辨识结果的影响,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8年02期 No.188 80-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 微小型巡飞弹仿生复合制导律研究

    黄伟林;王正杰;

    微小型巡飞弹在迎击拦截与之速度相近的运动目标时,若直接采用传统的比例导引律,由于相对速度大,会使得目标轻易的逃逸出导引头视场。针对此问题,研究主要借鉴了生物的捕食行为,生物学家发现蜻蜓在捕食过程中如果初始迎面面对目标,会迅速调整自身的飞行方向,使自身快速进入尾追状态,而后再采用尽可能平直的追踪轨迹去追击目标,以此来隐蔽自身并且使目标不会逃逸出自身视场。受此启发提出了一种与之类似的仿生复合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制导律相比传统比例导引能使微小型巡飞弹在末制导过程中的需用过载更小,目标更趋近于导引头视场中心,保证了目标在制导过程中难以逃逸出导引头视场。

    2018年02期 No.188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微小型巡飞弹仿生复合制导律研究

    黄伟林;王正杰;

    微小型巡飞弹在迎击拦截与之速度相近的运动目标时,若直接采用传统的比例导引律,由于相对速度大,会使得目标轻易的逃逸出导引头视场。针对此问题,研究主要借鉴了生物的捕食行为,生物学家发现蜻蜓在捕食过程中如果初始迎面面对目标,会迅速调整自身的飞行方向,使自身快速进入尾追状态,而后再采用尽可能平直的追踪轨迹去追击目标,以此来隐蔽自身并且使目标不会逃逸出自身视场。受此启发提出了一种与之类似的仿生复合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制导律相比传统比例导引能使微小型巡飞弹在末制导过程中的需用过载更小,目标更趋近于导引头视场中心,保证了目标在制导过程中难以逃逸出导引头视场。

    2018年02期 No.188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推进技术

  • 基于微小孔冷却的燃烧室先进冷却技术研究综述

    张鹏峰;蔡文哲;

    通过对涡轮发动机用微小孔冷却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介绍了冲击冷却、发散冷却、异型孔冷却、冲击-发散冷却等复合冷却技术的原理、特点、发展以及应用情况。研究表明冲击冷却和气膜冷却作为单一冷却手段,难以获得较高的冷却效率。现代高热力循环参数的涡轮发动机往往采用冲击/发散/对流等复合冷却方案,部分复合冷却方案能够满足出口温度1850K的燃烧室应用需求。与此同时,采用RANS模型开展微小孔冷却技术数值模拟研究的方法是一种可行的手段,其中标准K-ε具有较高精度,但仍需发展更高精度的冷却仿真模型。

    2018年02期 No.188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基于微小孔冷却的燃烧室先进冷却技术研究综述

    张鹏峰;蔡文哲;

    通过对涡轮发动机用微小孔冷却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介绍了冲击冷却、发散冷却、异型孔冷却、冲击-发散冷却等复合冷却技术的原理、特点、发展以及应用情况。研究表明冲击冷却和气膜冷却作为单一冷却手段,难以获得较高的冷却效率。现代高热力循环参数的涡轮发动机往往采用冲击/发散/对流等复合冷却方案,部分复合冷却方案能够满足出口温度1850K的燃烧室应用需求。与此同时,采用RANS模型开展微小孔冷却技术数值模拟研究的方法是一种可行的手段,其中标准K-ε具有较高精度,但仍需发展更高精度的冷却仿真模型。

    2018年02期 No.188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大长径比固体发动机侵蚀燃烧影响研究

    杨喜军;程慧;张涛;

    针对大长径比固体发动机可能出现的侵蚀燃烧现象,通过燃烧室一维准定常流场计算,获得了以流速和压强为参数的侵蚀燃烧规律,建立了轴向各部位侵蚀比函数,采用分步燃面退移数值方法,模拟了药柱燃面退移过程,实现了发动机侵蚀燃烧条件下的内弹道精确预示。研究结果表明:大长径比发动机药柱中孔气流流速沿轴向逐渐增大,静压逐渐减小;工作初始阶段会出现侵蚀燃烧,且越靠近出口侵蚀效应越明显,随着药柱退移,各部位侵蚀效应逐渐减弱;燃面曲线和压强曲线会出现前高后低的趋势,与实测结果吻合。

    2018年02期 No.188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大长径比固体发动机侵蚀燃烧影响研究

    杨喜军;程慧;张涛;

    针对大长径比固体发动机可能出现的侵蚀燃烧现象,通过燃烧室一维准定常流场计算,获得了以流速和压强为参数的侵蚀燃烧规律,建立了轴向各部位侵蚀比函数,采用分步燃面退移数值方法,模拟了药柱燃面退移过程,实现了发动机侵蚀燃烧条件下的内弹道精确预示。研究结果表明:大长径比发动机药柱中孔气流流速沿轴向逐渐增大,静压逐渐减小;工作初始阶段会出现侵蚀燃烧,且越靠近出口侵蚀效应越明显,随着药柱退移,各部位侵蚀效应逐渐减弱;燃面曲线和压强曲线会出现前高后低的趋势,与实测结果吻合。

    2018年02期 No.188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燃气凝相颗粒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尾流场影响的数值分析

    郭东升;江晓瑞;钱程远;武占伟;

    利用FLUENT软件对燃烧产物中含Al_2O_3凝相粒子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尾流场结构进行数值计算,与纯气相作用下的尾流场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分析Al_2O_3粒子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尾流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_2O_3凝相粒子的加入,尾流场膨胀压缩波系的个数减少,波系的膨胀半径增大,波系的长度增加,尾流核心区的长度增大。尾流场的马赫数减小,温度升高。

    2018年02期 No.188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 燃气凝相颗粒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尾流场影响的数值分析

    郭东升;江晓瑞;钱程远;武占伟;

    利用FLUENT软件对燃烧产物中含Al_2O_3凝相粒子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尾流场结构进行数值计算,与纯气相作用下的尾流场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分析Al_2O_3粒子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尾流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_2O_3凝相粒子的加入,尾流场膨胀压缩波系的个数减少,波系的膨胀半径增大,波系的长度增加,尾流核心区的长度增大。尾流场的马赫数减小,温度升高。

    2018年02期 No.188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 战术导弹技术理事会邀请函

    <正>为充分发挥《战术导弹技术》期刊对我国导弹武器系统科技创新中的理论和技术成果的报道及信息传播作用,加强各军工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搭建一个活跃的知识服务平台,促进我国导弹武器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经研究决定组建《战术导弹技术》期刊理事会。

    2018年02期 No.188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 战术导弹技术理事会邀请函

    <正>为充分发挥《战术导弹技术》期刊对我国导弹武器系统科技创新中的理论和技术成果的报道及信息传播作用,加强各军工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搭建一个活跃的知识服务平台,促进我国导弹武器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经研究决定组建《战术导弹技术》期刊理事会。

    2018年02期 No.188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 《战术导弹技术》征稿启事和投稿须知

    <正>《战术导弹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是为导弹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服务的综合性学术技术类刊物。本刊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入选《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CAMA)》和《中国航空文摘》,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

    2018年02期 No.188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 《战术导弹技术》征稿启事和投稿须知

    <正>《战术导弹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是为导弹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服务的综合性学术技术类刊物。本刊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入选《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CAMA)》和《中国航空文摘》,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

    2018年02期 No.188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