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昀;
针对现代战争特点,简述了敌我识别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及应对策略,分析了复杂战场环境下各种单一敌我识别手段的能力局限,结合外军敌我识别技术发展趋势和联合作战需求,提出了发展基于C~4KISR系统的联合作战敌我识别体系构想,并对其作战效能进行了分析。预计以后联合作战敌我识别系统架构会随着C~4KISR系统不断升级改进以及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向着更先进、更智能化、效率更高的技术方向发展。
2018年06期 No.19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张昀;
针对现代战争特点,简述了敌我识别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及应对策略,分析了复杂战场环境下各种单一敌我识别手段的能力局限,结合外军敌我识别技术发展趋势和联合作战需求,提出了发展基于C~4KISR系统的联合作战敌我识别体系构想,并对其作战效能进行了分析。预计以后联合作战敌我识别系统架构会随着C~4KISR系统不断升级改进以及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向着更先进、更智能化、效率更高的技术方向发展。
2018年06期 No.19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程子阳;任国全;张银;贾子永;
针对单独依靠无人机(UAV)或无人地面车辆(UGV)的无人作战模式难以高效完成特定任务的问题,首先从多异构系统协同控制技术的发展入手,说明了多个UAV/UGV协同作业在技术层面上的可行性。然后结合实例,介绍了UAV/UGV联合应用在战场监视与侦察、联合定位、信息采集与辅助决策等方面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通过分析得出:UAV/UGV协同作业为空地无人装备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新的突破,陆空无人装备通过优势互补,将有助于UAV/UGV扩展业务范围、提高应用价值。
2018年06期 No.192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程子阳;任国全;张银;贾子永;
针对单独依靠无人机(UAV)或无人地面车辆(UGV)的无人作战模式难以高效完成特定任务的问题,首先从多异构系统协同控制技术的发展入手,说明了多个UAV/UGV协同作业在技术层面上的可行性。然后结合实例,介绍了UAV/UGV联合应用在战场监视与侦察、联合定位、信息采集与辅助决策等方面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通过分析得出:UAV/UGV协同作业为空地无人装备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新的突破,陆空无人装备通过优势互补,将有助于UAV/UGV扩展业务范围、提高应用价值。
2018年06期 No.192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李志强;徐廷学;顾钧元;刘玉东;
针对复杂系统在状态划分、模式分类、参数设定等各个环节引入了以主观判断为主的不确定性信息这一问题,在阐述不确定性内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不确定条件下复杂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的常用方法,包括区间分析、模糊数学、贝叶斯理论、证据理论以及组合方法,并预计了今后不确定条件下可靠性建模与分析的研究重点,即考虑人因的可靠性分析和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可靠性分析。
2018年06期 No.192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李志强;徐廷学;顾钧元;刘玉东;
针对复杂系统在状态划分、模式分类、参数设定等各个环节引入了以主观判断为主的不确定性信息这一问题,在阐述不确定性内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不确定条件下复杂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的常用方法,包括区间分析、模糊数学、贝叶斯理论、证据理论以及组合方法,并预计了今后不确定条件下可靠性建模与分析的研究重点,即考虑人因的可靠性分析和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可靠性分析。
2018年06期 No.192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徐柯哲;赵凌波;
针对阻力过大给飞行器带来的设计难度和使用成本问题,调研分析了当前减阻技术的流动机理与应用现状。结果表明,在减小激波阻力方面,主要将强激波变成弱激波系,或者优化压力分布,使总压差阻力最小;在减小摩擦阻力方面,在层流区通过维持最大表面积的顺压梯度延迟转捩,而在湍流区通过改变表面几何形态或者在流体中添加大分子物质,减弱湍流强度,以上分析可为低阻力气动外形设计方法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2018年06期 No.192 20-2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徐柯哲;赵凌波;
针对阻力过大给飞行器带来的设计难度和使用成本问题,调研分析了当前减阻技术的流动机理与应用现状。结果表明,在减小激波阻力方面,主要将强激波变成弱激波系,或者优化压力分布,使总压差阻力最小;在减小摩擦阻力方面,在层流区通过维持最大表面积的顺压梯度延迟转捩,而在湍流区通过改变表面几何形态或者在流体中添加大分子物质,减弱湍流强度,以上分析可为低阻力气动外形设计方法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2018年06期 No.192 20-2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冯克;南宫自军;王亮;
针对战术导弹结构疲劳危险部位筛选定位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理论及相关统计分析的筛选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实施步骤。该方法以弹体集中受力部位的分析定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全弹结构进行简化有限元建模及截面应力分析。借助第三强度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及筛选,实现了对战术导弹结构疲劳危险部位的快速定位。结合某型空基战术导弹疲劳分析实例,定位出了其在挂飞工况下的结构疲劳危险部位,证实该方法具有筛选范围广、通用性强等优点。
2018年06期 No.192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 冯克;南宫自军;王亮;
针对战术导弹结构疲劳危险部位筛选定位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理论及相关统计分析的筛选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实施步骤。该方法以弹体集中受力部位的分析定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全弹结构进行简化有限元建模及截面应力分析。借助第三强度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及筛选,实现了对战术导弹结构疲劳危险部位的快速定位。结合某型空基战术导弹疲劳分析实例,定位出了其在挂飞工况下的结构疲劳危险部位,证实该方法具有筛选范围广、通用性强等优点。
2018年06期 No.192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 栾孝驰;沙云东;胡翼飞;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和战术导弹薄壁结构热声疲劳问题,采用耦合的有限元/边界元法(FEM/BEM),对根部固支的GH188材料薄壁结构进行动力学响应计算。研究了不同温度场和不同声压级组合下,薄壁结构危险点位置处X方向应力响应规律。基于改进的雨流计数法绘制出结构应力响应的雨流循环矩阵(RFM)和雨流损伤矩阵(RFD),分别对应力循环和结构损伤程度进行分析。结合Morrow平均应力模型和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薄壁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预估。通过热声疲劳试验对上述仿真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数值仿真对结构破坏位置判断准确,高温环境中结构基频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结构动力学响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获得很好的一致性,结构疲劳寿命预估结果与试验结果处于同一量级,验证了稳态高温环境下薄壁板结构声疲劳分析的有效性。
2018年06期 No.192 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 栾孝驰;沙云东;胡翼飞;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和战术导弹薄壁结构热声疲劳问题,采用耦合的有限元/边界元法(FEM/BEM),对根部固支的GH188材料薄壁结构进行动力学响应计算。研究了不同温度场和不同声压级组合下,薄壁结构危险点位置处X方向应力响应规律。基于改进的雨流计数法绘制出结构应力响应的雨流循环矩阵(RFM)和雨流损伤矩阵(RFD),分别对应力循环和结构损伤程度进行分析。结合Morrow平均应力模型和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薄壁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预估。通过热声疲劳试验对上述仿真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数值仿真对结构破坏位置判断准确,高温环境中结构基频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结构动力学响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获得很好的一致性,结构疲劳寿命预估结果与试验结果处于同一量级,验证了稳态高温环境下薄壁板结构声疲劳分析的有效性。
2018年06期 No.192 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 李强;操小龙;刘毅;王刚;
采用非定常雷诺数平均数值模拟方法(Unsteady Reynolds Averaged Navier Stokes,URANS)及脱体涡数值模拟方法(Detached Eddy Simulation,DES)模拟了OAT15A超临界翼型跨声速绕流流场,分别从抖振边界和脉动压力预测两方面来研究其流动特性,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抖振边界同激波位置与上翼面最大曲率点的间距密切相关,抖振状态出现在激波位置足够靠近该曲率最大点。URANS及DES湍流模型均能捕捉到激波抖振,DES方法得到的脉动压力系数更接近实验值,而URANS方法得到的基频更为接近。
2018年06期 No.192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 李强;操小龙;刘毅;王刚;
采用非定常雷诺数平均数值模拟方法(Unsteady Reynolds Averaged Navier Stokes,URANS)及脱体涡数值模拟方法(Detached Eddy Simulation,DES)模拟了OAT15A超临界翼型跨声速绕流流场,分别从抖振边界和脉动压力预测两方面来研究其流动特性,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抖振边界同激波位置与上翼面最大曲率点的间距密切相关,抖振状态出现在激波位置足够靠近该曲率最大点。URANS及DES湍流模型均能捕捉到激波抖振,DES方法得到的脉动压力系数更接近实验值,而URANS方法得到的基频更为接近。
2018年06期 No.192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 谢宇鹏;李明;王光辉;刘文超;
针对寻的雷达不能从海岸背景中自动识别目标情况的问题,根据反舰导弹的工作原理和海岸的特点,建立了反舰导弹寻的末制导雷达搜索区界模型、简化的海岸模型,进而建立了基于目标位置、海岸与寻的雷达搜索区交点的动态捕捉模型,并得到反舰导弹对沿岸航行目标的捕捉判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的反映目标离岸距离、目标速度、导弹自导距离和进入目标角度对目标捕捉概率的影响。
2018年06期 No.192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谢宇鹏;李明;王光辉;刘文超;
针对寻的雷达不能从海岸背景中自动识别目标情况的问题,根据反舰导弹的工作原理和海岸的特点,建立了反舰导弹寻的末制导雷达搜索区界模型、简化的海岸模型,进而建立了基于目标位置、海岸与寻的雷达搜索区交点的动态捕捉模型,并得到反舰导弹对沿岸航行目标的捕捉判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的反映目标离岸距离、目标速度、导弹自导距离和进入目标角度对目标捕捉概率的影响。
2018年06期 No.192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周源;吕卫民;许建国;
针对很多退化失效型产品的性能退化参数并不唯一的问题,基于多元加速退化试验方法,在耦合性多元退化建模,加速退化建模,模型参数估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较为客观的统计推断方法。传统方法大都假定相同测量时刻的退化量之间才具有耦合性,方法的适用性不强。为了克服此缺陷,所提方法假定各边缘生存函数之间具有耦合性,并采用Copula函数描述其耦合性。此外,根据拟合优劣选择最优的随机退化模型推导出各边缘生存函数,使之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和更好的工程应用性。最后,通过O型橡胶密封圈可靠性评估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2018年06期 No.192 57-6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周源;吕卫民;许建国;
针对很多退化失效型产品的性能退化参数并不唯一的问题,基于多元加速退化试验方法,在耦合性多元退化建模,加速退化建模,模型参数估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较为客观的统计推断方法。传统方法大都假定相同测量时刻的退化量之间才具有耦合性,方法的适用性不强。为了克服此缺陷,所提方法假定各边缘生存函数之间具有耦合性,并采用Copula函数描述其耦合性。此外,根据拟合优劣选择最优的随机退化模型推导出各边缘生存函数,使之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和更好的工程应用性。最后,通过O型橡胶密封圈可靠性评估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2018年06期 No.192 57-6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柳青;朱坤;赵欣;
首先分析了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主要技术特点,介绍了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国外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和分析了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动力学建模、飞行控制、制导体制选择及导引律设计、高动态雷达精确制导和高温高速光电制导五个方面的关键技术特点和后续应重点关注的技术发展途径,为高超声速精确打击武器制导控制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8年06期 No.192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柳青;朱坤;赵欣;
首先分析了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主要技术特点,介绍了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国外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和分析了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动力学建模、飞行控制、制导体制选择及导引律设计、高动态雷达精确制导和高温高速光电制导五个方面的关键技术特点和后续应重点关注的技术发展途径,为高超声速精确打击武器制导控制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8年06期 No.192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范军芳;王刚;
针对某些导弹具有末端落角的作战要求,设计了一种带落角约束的圆弧一体化导引律。首先在二维平面内对圆弧轨迹进行几何分析,得出了任意两点之间都存在给定落角的唯一圆弧轨线。据此推导出圆弧导引的状态方程。然后在小攻角假设的前提下,将导弹在俯仰平面内的运动学模型线性化,并建立俯仰平面内的导弹制导控制的一体化模型。最后将其化为了具有一般形式的含不确定量的级联系统,采用自适应滑模反演的设计方法保证了系统状态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带落角约束的一体化圆弧末导引律不仅满足高精度的制导要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对末端落角的控制要求。
2018年06期 No.192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范军芳;王刚;
针对某些导弹具有末端落角的作战要求,设计了一种带落角约束的圆弧一体化导引律。首先在二维平面内对圆弧轨迹进行几何分析,得出了任意两点之间都存在给定落角的唯一圆弧轨线。据此推导出圆弧导引的状态方程。然后在小攻角假设的前提下,将导弹在俯仰平面内的运动学模型线性化,并建立俯仰平面内的导弹制导控制的一体化模型。最后将其化为了具有一般形式的含不确定量的级联系统,采用自适应滑模反演的设计方法保证了系统状态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带落角约束的一体化圆弧末导引律不仅满足高精度的制导要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对末端落角的控制要求。
2018年06期 No.192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周中凯;宋闯;洪诗权;郝明瑞;姜易阳;
针对传统的基于特征点设计的前馈补偿方法在BTT导弹弹体动态变化后解耦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串级自抗扰解耦控制方法。首先,使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将原系统改造成标称的积分串联型系统。其次,通过一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改善弹体内回路的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前馈补偿支路,对通道间的运动学耦合进行补偿。最后,通过二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对剩余耦合量进行估计补偿,从而实现通道间解耦和期望的性能。数学仿真表明,相比传统前馈方法,串级自抗扰控制方法解耦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有效抑制侧滑角的扰动。
2018年06期 No.192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周中凯;宋闯;洪诗权;郝明瑞;姜易阳;
针对传统的基于特征点设计的前馈补偿方法在BTT导弹弹体动态变化后解耦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串级自抗扰解耦控制方法。首先,使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将原系统改造成标称的积分串联型系统。其次,通过一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改善弹体内回路的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前馈补偿支路,对通道间的运动学耦合进行补偿。最后,通过二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对剩余耦合量进行估计补偿,从而实现通道间解耦和期望的性能。数学仿真表明,相比传统前馈方法,串级自抗扰控制方法解耦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有效抑制侧滑角的扰动。
2018年06期 No.192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秦武韬;郭继峰;崔乃刚;王小刚;
针对现有的导航手段在极区应用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重力梯度的组合导航方法。建立了组合导航系统模型,首先,考虑到传统惯导解算方法在极区存在经线收敛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惯导解算模型;基于重力梯度仪的误差特性,建立了系统的量测模型。为提高算法的估计精度和稳定性,并解决惯性/重力梯度组合导航系统雅克比矩阵求解复杂等问题,采用高阶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结合重力梯度图,设计了组合导航滤波器。其中,为保证四元数的归一化,采用修正的罗德里格斯参数表示姿态误差。最后进行了蒙特卡洛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准确地估计出飞行器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且估计精度高于扩展卡尔曼滤波;此外,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了重力梯度仪精度、地形、飞行器高度等影响组合导航精度的关键要素。
2018年06期 No.192 8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秦武韬;郭继峰;崔乃刚;王小刚;
针对现有的导航手段在极区应用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重力梯度的组合导航方法。建立了组合导航系统模型,首先,考虑到传统惯导解算方法在极区存在经线收敛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惯导解算模型;基于重力梯度仪的误差特性,建立了系统的量测模型。为提高算法的估计精度和稳定性,并解决惯性/重力梯度组合导航系统雅克比矩阵求解复杂等问题,采用高阶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结合重力梯度图,设计了组合导航滤波器。其中,为保证四元数的归一化,采用修正的罗德里格斯参数表示姿态误差。最后进行了蒙特卡洛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准确地估计出飞行器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且估计精度高于扩展卡尔曼滤波;此外,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了重力梯度仪精度、地形、飞行器高度等影响组合导航精度的关键要素。
2018年06期 No.192 8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郎希开;何小飞;姬占礼;何竹;吉云飞;
针对传统的捷联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系统(SINS/CNS)不能精确估计加速度计偏置而导致导航误差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组合导航方法。该方法将与位置相关的高度角误差、方位角误差以及由气压高度表得到的高度误差引入到系统的量测方程中,从而抑制了位置误差的发散,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加速度计估计位置误差时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原理以弹道导弹为载体推导了组合系统的线性模型,最后通过卡尔曼滤波实现了状态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导航精度优于传统方法,有效抑制了由加速度计偏置造成的位置误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8年06期 No.192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郎希开;何小飞;姬占礼;何竹;吉云飞;
针对传统的捷联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系统(SINS/CNS)不能精确估计加速度计偏置而导致导航误差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组合导航方法。该方法将与位置相关的高度角误差、方位角误差以及由气压高度表得到的高度误差引入到系统的量测方程中,从而抑制了位置误差的发散,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加速度计估计位置误差时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原理以弹道导弹为载体推导了组合系统的线性模型,最后通过卡尔曼滤波实现了状态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导航精度优于传统方法,有效抑制了由加速度计偏置造成的位置误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8年06期 No.192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耿常青;杨承志;吴宏超;肖鹏;
针对雷达信号侦察领域中微弱信号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增强微弱信号的方法。在Tensor Flow框架下,首先对信号做短时傅里叶变换,通过监督学习训练,在含噪频谱和纯净频谱之间建立关系,最后将训练成熟的网络用于提高微弱信号的信噪比,实现了信号增强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对含噪信号的增强效果十分明显。该算法的实现将有效提高信号检测概率,为信号检测领域提供有效支撑。
2018年06期 No.192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耿常青;杨承志;吴宏超;肖鹏;
针对雷达信号侦察领域中微弱信号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增强微弱信号的方法。在Tensor Flow框架下,首先对信号做短时傅里叶变换,通过监督学习训练,在含噪频谱和纯净频谱之间建立关系,最后将训练成熟的网络用于提高微弱信号的信噪比,实现了信号增强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对含噪信号的增强效果十分明显。该算法的实现将有效提高信号检测概率,为信号检测领域提供有效支撑。
2018年06期 No.192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唐浚尧;曹菲;薛龙强;
为解决反辐射导弹在面对多个辐射源时,难以准确分辨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度自适应的正则化匹配追踪算法(Sparsity Adaptive Regularized Matching Pursuit,SARMP)的压缩感知DOA估计算法。该算法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片区,设计一种包含该区域辐射源方位与强度信息的系数向量,运用压缩感知技术对重构信号进行投影后得到系数向量,获取辐射源方位。针对传统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计算量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SARMP方法,运用正则化方法筛选原子集,通过分段思想解决稀疏度未知的限制,达到减少迭代次数,提升信号重构精度的目的。同时,对影响整个测向系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和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使导弹大幅度缩短了测量时间,并精确估计出来波信号的角度与强度,提高了导引头的角度分辨力,提升了导弹的精确打击能力。
2018年06期 No.192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唐浚尧;曹菲;薛龙强;
为解决反辐射导弹在面对多个辐射源时,难以准确分辨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度自适应的正则化匹配追踪算法(Sparsity Adaptive Regularized Matching Pursuit,SARMP)的压缩感知DOA估计算法。该算法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片区,设计一种包含该区域辐射源方位与强度信息的系数向量,运用压缩感知技术对重构信号进行投影后得到系数向量,获取辐射源方位。针对传统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计算量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SARMP方法,运用正则化方法筛选原子集,通过分段思想解决稀疏度未知的限制,达到减少迭代次数,提升信号重构精度的目的。同时,对影响整个测向系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和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使导弹大幅度缩短了测量时间,并精确估计出来波信号的角度与强度,提高了导引头的角度分辨力,提升了导弹的精确打击能力。
2018年06期 No.192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尉强;刘忠;
针对天基红外卫星和大型相控阵雷达各自在弹道导弹跟踪时存在的不足,结合二者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卫星和大型相控阵雷达的目标联合跟踪方法,建立了"高轨红外卫星和大型相控阵雷达联合跟踪"模型、"低轨红外卫星和大型相控阵雷达联合跟踪"模型,对相应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对目标航迹数据进行了融合处理,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对比研究了目标联合跟踪方法和独立跟踪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目标联合跟踪方法,能够明显改善对弹道导弹的跟踪效果。
2018年06期 No.192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尉强;刘忠;
针对天基红外卫星和大型相控阵雷达各自在弹道导弹跟踪时存在的不足,结合二者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卫星和大型相控阵雷达的目标联合跟踪方法,建立了"高轨红外卫星和大型相控阵雷达联合跟踪"模型、"低轨红外卫星和大型相控阵雷达联合跟踪"模型,对相应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对目标航迹数据进行了融合处理,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对比研究了目标联合跟踪方法和独立跟踪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目标联合跟踪方法,能够明显改善对弹道导弹的跟踪效果。
2018年06期 No.192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正>近日,《战术导弹技术》编辑部相继收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的通知,获悉《战术导弹技术》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分别被2017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即第8版)之"武器工业"类的核心期刊和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收录。
2018年06期 No.192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正>近日,《战术导弹技术》编辑部相继收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的通知,获悉《战术导弹技术》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分别被2017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即第8版)之"武器工业"类的核心期刊和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收录。
2018年06期 No.192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
<正>《战术导弹技术》2019年主要栏目征文范围如下:1、学术前沿主要刊登包括人工智能技术、量子技术、隐身技术、仿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在导弹和导弹武器系统、无人机、无人装备、临近空间飞行器、空天飞行器中的研究、应用和发展等方面的技术论文或综述。2、管理与发展
2018年06期 No.192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正>《战术导弹技术》2019年主要栏目征文范围如下:1、学术前沿主要刊登包括人工智能技术、量子技术、隐身技术、仿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在导弹和导弹武器系统、无人机、无人装备、临近空间飞行器、空天飞行器中的研究、应用和发展等方面的技术论文或综述。2、管理与发展
2018年06期 No.192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正>~~
2018年06期 No.192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正>~~
2018年06期 No.192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正>《战术导弹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2014年、2018年连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2018年连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刊物是为导弹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服务的综合性学术技术类刊物。主要刊登导
2018年06期 No.192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正>《战术导弹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2014年、2018年连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2018年连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刊物是为导弹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服务的综合性学术技术类刊物。主要刊登导
2018年06期 No.192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正>11月5日-8日,由航天导弹总体专业情报网、北京宇航学会、航天三院310所共同主办的2018年航天导弹总体专业情报网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中山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得到了航天一院十九所、航天三院三部、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情报档案所、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和北京高博特广告有限公司等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
2018年06期 No.192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正>11月5日-8日,由航天导弹总体专业情报网、北京宇航学会、航天三院310所共同主办的2018年航天导弹总体专业情报网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中山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得到了航天一院十九所、航天三院三部、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情报档案所、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和北京高博特广告有限公司等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
2018年06期 No.192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