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导弹技术

访问量:56818

总体技术

  • 海战场典型干扰对抗场景及反舰导弹应对策略研究

    魏毅寅;杨文华;

    为研究反舰导弹应对策略,提升反舰导弹干扰对抗能力,基于强敌典型电子战系统干扰能力及装备列装情况,分析典型电子战装备技术参数、战术使用性能,剖析干扰对反舰导弹影响机理,结合反舰导弹导引头使用流程,梳理出面临的几类典型干扰场景,反舰导弹应采取博弈对抗、分布式对抗等策略进行破解。

    2020年05期 No.203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 攻击型巡飞弹在岛礁区攻防作战中的运用研究

    曾家有;刘天庆;

    攻击型巡飞弹以其独特的巡飞功能和察打一体武器能力,已成为未来精确打击武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介绍了几种国外典型攻击型巡飞弹的作战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针对岛礁区作战环境对精确打击武器作战使用的影响,重点探讨攻击型巡飞弹在岛礁区攻防作战中的运用策略,并立足未来海战场环境下攻击型巡飞弹的军事需求,分析了攻击型巡飞弹的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攻击型巡飞弹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攻击型巡飞弹的技术发展与作战使用提供相关思考与建议。

    2020年05期 No.203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的二维来波到达角估计算法研究

    吴剑锋;裴虎城;余勇军;田锦昌;王友成;

    针对一种基于平面阵列天线的二维来波到达角估计算法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矩形平面阵列天线的信号模型,并以此信号模型为基础推导了基于波束形成器技术的二维来波到达角估计公式,利用本文推导的功率谱估计公式与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公式这两者在表达式形式上的相似性,提出了使用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完成矩阵相乘运算的方法,大大降低了信号处理过程中的计算量,最后的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角度估计精度。

    2020年05期 No.203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 美国高超声速防御能力发展分析

    熊瑛;阎君;姚承照;李亮;段思伟;

    研究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发展现状及当前能力,归纳了高超声速滑翔武器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挑战,梳理了美国高超声速防御的经费预算,介绍了美国高超声速防御的计划和项目,分析了美国高超声速防御的未来发展。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现,美国正在全面开展高超声速防御能力研究,重点发展天基探测能力,探索多样化的拦截能力。

    2020年05期 No.203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 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王少平;董受全;刘亿;李晓阳;

    针对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高速飞行可能使其红外特征明显的问题,对其红外辐射特性进行研究。首先以CAV-L为例,对其红外辐射特性最为明显的滑翔段飞行弹道进行仿真;其次结合典型飞行弹道,对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的红外辐射强度进行仿真;最后采用插值法对背景辐射强度进行计算,并在采用Low Tran7软件计算红外辐射大气透过率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红外预警卫星的探测性能,对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的红外暴露距离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在滑翔段高速飞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红外辐射,使其在面对红外预警卫星时,产生几千公里的暴露距离。研究结论对进一步研究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的红外辐射特性及作战使用问题等具有参考意义。

    2020年05期 No.203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 自力发射时的发射箱燃气排导方案分析

    高贤志;刘超;苗佩云;

    目前导弹发射多采用箱式自力发射的方式。自力发射时导弹助推器质量流量较大,发射时产生的高速燃气流会对发射箱及弹体产生直接冲击。针对箱式发射时的燃气流排导问题和箱体强度问题,提出了四种发射箱方案:弹箱间隙直接排导方案、箱体内设排气管方案、箱体外设排气管方案和多孔挡板排导方案。并对每种发射箱方案分别进行了发射箱结构设计、箱内流场参数计算和燃气流排导特性分析,最后确定了具有深入研究意义的发射箱总体方案。

    2020年05期 No.20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临近空间与空天飞行器轨迹优化设计专栏

  • 飞行器轨迹优化数值解法综述

    崔乃刚;郭冬子;李坤原;韦常柱;

    飞行器轨迹优化是飞行器设计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解决的问题涉及飞行器的各个飞行阶段,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自上世纪以来,诞生了众多的轨迹优化方法,飞行器轨迹规划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从经典的轨迹优化方法分类方式出发,结合近年来轨迹优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分别对轨迹优化转化方法、参数优化方法进行调研分析,系统地梳理了飞行器轨迹优化数值解法的理论体系,重点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与各自适用于解决的问题,为优化方法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此外,还对一些著名的轨迹优化软件包的算法和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轨迹优化方法的发展历程,对轨迹优化的发展加以简要分析与展望。

    2020年05期 No.203 37-51+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1K]
  • 组合动力空天飞行器制导技术发展分析

    佘文学;刘凯;乔鸿;

    组合动力空天飞行器飞行任务特点对制导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空天飞行器飞行剖面入手,分别介绍了组合动力爬升段、火箭动力入轨段、再入返回段、能量管理段与自主着陆段相关制导技术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面向组合动力空天飞行器任务能力提升需求、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制导问题,为后续空天飞行器制导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方向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020年05期 No.203 5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 基于hp伪谱凸优化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与制导

    唐胜景;王肖;郭杰;

    针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再入轨迹在线优化与闭环最优制导问题,为兼顾优化效率与精度,提出了一种hp伪谱凸优化方法。首先,将倾侧角变化率扩展为控制量,采用hp flipped Radau伪谱法离散动力学方程。考虑端点约束、过程约束、禁飞区约束,采用连续线性化方法,将再入轨迹优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凸优化子问题,进而采用原始对偶内点法求解。迭代过程中设计了信赖域更新策略以改善算法的收敛性。然后,考虑在线轨迹优化与制导的实时性,提出了包括模型简化、串行优化、限制迭代、自适应更新等在内的在线轨迹优化与制导策略。仿真结果表明hp伪谱凸优化方法离散精度高、求解速度快,适于在线使用;闭环最优制导方法制导精度高、计算耗时较小。

    2020年05期 No.203 6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 基于hp-RPM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滑翔轨迹优化

    田敏杰;李伟;李世珍;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滑翔段不同目标函数下的轨迹优化问题,采用hp自适应Radau伪谱法(hpRPM)得到了满足热流密度、过载和动压等过程约束条件,以及指定飞行状态和位置的终端约束条件下的最大纵程、最大横程、最小飞行时间和绕飞航迹,并预估了飞行器的滑翔可达区域。发现地球自转对滑翔射程有较大影响,顺地球自转方向飞行可延长滑翔时间;跳跃式滑翔比拟平衡滑翔可增大射程,但也带来了更加严重的过程约束问题。该方法可为结构热防护和制导控制系统提供可行的规划轨迹,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2020年05期 No.203 76-8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6K]
  • 基于改进序列凸化的再入飞行器快速轨迹优化

    王劲博;陈洪波;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快速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序列凸化方法,得到了非线性过程约束的新的近似凸化形式。通过不等式约束两侧取自然对数等变换方法,将动压和热流密度约束转化为二阶锥约束和线性约束的组合,在凸化的同时保留了原约束部分非线性特性,进而可改善序列凸化算法的收敛性能及其解的局部性。同时,变换的近似约束组合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数值仿真验证了改进序列凸化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在收敛性能上的提升,该方法可为未来空天飞行器在线轨迹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2020年05期 No.203 85-9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 基于神经网络航程估算模型的预测校正切换再入制导方法

    章吉力;刘凯;樊雅卓;佘智勇;

    针对升力式飞行器再入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预测校正制导方法。首先,以数值预测校正制导为出发点,考虑预测环节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通过引入神经网络航程估算模型代替动力学积分过程,快速计算剩余飞行航程。然后,为了进一步降低神经网络训练数据规模,分析了飞行状态参数对剩余飞行航程的影响规律,对神经网络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了用于航程估算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再入制导前中期,结合分段目标函数设计,在再入后期使用等距试探确定制导指令。蒙特卡罗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神经网络航程估算模型的预测校正再入制导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升了计算效率。

    2020年05期 No.203 93-10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 多约束巡航轨迹优化方法

    林木;蒲小平;荣思远;周宏宇;

    针对飞行器巡航段飞行中约束条件多、环境干扰多的特点,建立了包括载荷、热环境和控制在内的多种约束模型;同时,以实现精确中末制导交班的条件下燃料消耗最少的目标,建立了多约束巡航段轨迹优化模型。由于巡航段约束多、航程远,由优化模型转化而来的非线性规划(NLP)问题维度很高,增加了轨迹优化的难度;因此,提出一种改进伪谱法,借助遗传算法实现节点数量、节点位置以及差值多项式阶次的自适应调整,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避免了不必要的网格细化,进而提高了混合优化算法的求解效率。

    2020年05期 No.203 101-105+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 基于飞行可达域的飞行器轨迹快速规划方法

    齐征;王兰松;朱睿颖;刘明;杨明;杨丁;

    针对再入飞行器大范围横向机动飞行航迹快速规划问题,基于飞行器气动特性参数构建了飞行可达域,飞行过程中飞行器无需对标称航迹进行解算,通过在飞行可达域中寻找与既定目标区域接近点进行航迹快速规划,给出飞行控制所需的攻角及倾侧角,并在飞行航迹中的决策点持续更新控制参数,实现了对飞行航迹的快速修正,并可在目标区域变更时快速给出新的飞行航迹规划结果。针对典型目标区域及目标变更情况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飞行可达域的航迹规划方法可以实现对大范围目标区域航迹的快速规划,对飞行过程中航迹在线规划有很好的适应性。

    2020年05期 No.203 10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 临近空间滑翔飞行器初始下降段轨迹规划

    孙建波;潘幸华;赵育善;

    对临近空间滑翔飞行器初始下降段的轨迹规划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利用拟平衡滑翔条件,推导了初始下降段末端的切换条件;然后将初始下降段分为开环控制段和轨迹规划段,在轨迹规划段以攻角作为控制量,设计满足过程约束、切换条件和控制约束的控制律。根据所建动力学模型,采用高斯伪谱法进行轨迹优化;以航迹角偏差为自变量,设计圆弧过渡函数生成攻角指令。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满足各种约束,且圆弧过渡法不依赖于传统的标称攻角设计,计算量小,便于在线运用。

    2020年05期 No.203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高超声速飞行器大横向机动再入混合制导方法

    黄盘兴;严晗;赵雪峰;

    针对大升阻比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大横向机动再入制导问题,提出一种数值预测校正与标称轨迹跟踪分段式混合制导方法。在再入初期采用数值预测校正制导,自适应补偿大横向机动的航程损失,再入后期当横向角偏差较小时采用基于轨迹在线规划的LQR高精度标称轨迹跟踪制导。为了高精度匹配终端的高度与速度约束,提出一种二维变量搜索的拟平衡滑翔轨迹在线规划算法。蒙特卡洛打靶仿真验证了混合制导算法的精度与鲁棒性。

    2020年05期 No.203 121-12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 高超声速飞行器滑翔段制导姿控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

    王鹏;鲍存余;汤国建;

    吸气式通用高超声速飞行器(GHV)在滑翔段飞行具有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为了实现滑翔段飞行高精度控制,开展了飞行器滑翔段制导姿控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首先建立了面向航程和方位误差控制的滑翔段制导姿控一体化设计模型,运用自适应块动态面方法,完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滑翔段制导姿控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同时利用李雅普诺夫定理完成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利用高超声速飞行器滑翔段典型飞行过程开展了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滑翔段制导姿控一体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制导姿控一体化方法的滑翔段终端位置控制精度很高,飞行全程对于各个角度的指令跟踪精度高,舵偏控制量较小,系统稳定性较好。

    2020年05期 No.203 12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 高超声速飞行器编队控制方法

    水晓冰;王晓芳;林平;李文;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编队控制问题,忽略过程约束,提出一种基于飞行速度方向一致的编队策略。设计弹道倾角指令和航向角指令,使得多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速度方向一致。建立衡量编队效果的指标作为性能指标函数,以各飞行器的初始位置、滑翔攻角及开始进行方向协同飞行的位置作为设计变量,同时考虑飞行过程中飞行器间距离的约束,建立优化模型,最后采用遗传算法(GA)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显示,采用本文的算法能够在预期的飞行阶段内控制多飞行器以良好的编队飞行。

    2020年05期 No.203 139-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 基于参轨综合优化的组合动力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性能提升

    黄荣;邵会兵;梁彪;赵丽娜;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是实现快速、廉价、可靠天地往返运输的重要途径,而组合动力系统为其提供了更加高效、灵活的动力形式。首先对组合动力技术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研究计划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两级分层和一体化参/轨综合优化方法,分别对运载器总体设计参数和轨迹进行优化,实现了总体设计效率和飞行性能的提升,并仿真对比分析了两种算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可为组合动力重复使用运载器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2020年05期 No.203 149-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 可变构型飞行器航迹优化设计

    朱睿颖;齐征;王兰松;苗萌;白光辉;王晨;惠向阳;

    针对高速无动力变构形飞行器航迹优化与飞行策略设计问题,提出了可变构型航迹优化与飞行策略设计方法。建立可变构型气动代理模型,以一、二锥展长为变形飞行器外形参数,与攻角、倾侧角共同构成飞行器航迹优化变量,完成航迹优化的同时获取飞行器最佳飞行策略。算例以最大射程为主要优化目标,分别对可变构型与大升阻比固定构型飞行器的航迹进行优化,得到可变构型模式下飞行器最优变形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可变展长飞行模式较固定展长飞行模式需用攻角范围降低57%,射程提升11.9%。研究结果为高速可变构型飞行器外型设计与航迹优化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2020年05期 No.203 157-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 《战术导弹技术》第十届编辑委员会

    <正>~~

    2020年05期 No.20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 战术导弹技术理事会邀请函

    <正>为充分发挥《战术导弹技术》期刊对我国导弹武器系统科技创新中的理论和技术成果的报道及信息传播作用,加强各军工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搭建一个活跃的知识服务平台,促进我国导弹武器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经研究决定组建《战术导弹技术》期刊理事会。《战术导弹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是为导弹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等服务的学术期刊。刊物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导弹与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技术,任务规划技术,推进技术,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导弹武器系统及其分系统应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2020年05期 No.203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 哈尔滨工业大学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正>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7月,隶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航天工程系,所在的飞行器设计学科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研究所负责人为崔乃刚教授,现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在读博士生23人、硕士生25人;研究所同时外聘学术顾问1人,境外兼职博导2人,校外兼职博导1人。团队以导弹及运载火箭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飞行器总体设计与方法、导航与初始对准、制导控制系统设计、系统仿真与攻防对抗、人工智能理论及应用等方面有着坚实的科研基础。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编写中英文专著/教材6部,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50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2020年05期 No.203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8K]
  • 沉痛悼念陈定昌院士

    <正>《战术导弹技术》资深编委、顾问,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反导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某重大专项总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高级顾问,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陈定昌,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9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陈定昌院士是我国战略防御技术体系的倡导者和体系建设的引领者。他推动了我国空天防御体系能力建设,为信息化条件下形成制衡强敌的战略威慑能力,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作为我国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他着力推动和促进精确制导技术的大跨度发展,

    2020年05期 No.203 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