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导弹技术

访问量:56818

飞行器集群协同任务规划与控制专栏

  • 智能弹药集群协同作战关键技术研究

    邹汝平;孙静;刘大卫;龙腾;王祝;

    集群作战已成为军事强国竞相发展的一种新型作战样式,以应对现代战争面临的高动态、强对抗等复杂战场环境。面向智能弹药集群作战技术,首先结合智能弹药性能和集群作战特点阐述其概念和特征。其次,对国内外典型集群作战项目研究现状进行对比,简析了国内外的技术差距。然后,针对智能弹药集群作战涉及的关键技术,重点分析了自组网通信、分布式态势感知、自主决策规划、协同导航制导控制等技术内涵及其发展现状。最后,对我国智能弹药集群协同作战技术的后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2020年06期 No.20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基于序列凸优化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同再入轨迹规划

    宋瑞;朱勇;徐广通;孙景亮;龙腾;

    面向高超声速飞行器协同飞行任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凸优化的协同再入轨迹规划方法。综合考虑飞行动力学、热流、过载、动压、禁飞区与避碰约束,建立了协同轨迹规划最优控制模型。通过线性化与离散化将原问题模型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模型。提出了一种信赖域更新策略,在迭代过程中根据性能指标自适应调整信赖域半径,在保证求解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序列凸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求解效率和轨迹结果的最优性均优于传统的伪谱法。

    2020年06期 No.204 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集群协同航迹规划方法研究

    张栋;李如飞;闫晓东;郝峰;赵志权;

    多弹协同航迹规划技术是实现协同作战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使集群巡飞弹有效地规避威胁,提高生存概率及作战效能,提出一种混合协同航迹规划方法,采用离散映射差分进化算法完成对集群巡飞弹的任务分配,应用文化算法求解协同航迹,实现基于目标的协同航迹规划。通过编码离散空间和航程连续空间相互映射方式,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实现离散参数组合优化,应用于集群巡飞弹多目标分配;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了文化算法种群集知识结构和信念集,并与多目标差分算法相结合,提升了获得全局最优解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由该方法所规划的协同航迹能够满足约束,具有较小的飞行代价。

    2020年06期 No.204 17-2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 基于固定时间收敛的攻击时间控制协同制导律

    钟泽南;赵恩娇;赵新华;张可;

    针对多飞行器协同攻击舰船等低速运动目标的问题,首先基于固定时间收敛控制理论设计攻击静止目标的攻击时间控制制导律,在此基础上,将运动目标引起的剩余飞行时间动态变化项视为扰动,利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其估计并补偿,实现目标低速运动时的攻击时间控制。进一步考虑战场环境中飞行器网络的有向通信拓扑结构,利用多智能体固定时间一致性方法设计领导-跟随策略下的协同制导律。最后利用仿真试验验证了所设计协同制导律的有效性。

    2020年06期 No.204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 带视场角约束的多弹三维协同制导律

    洪超;夏群利;阮聪;

    针对多导弹在三维空间内协同攻击固定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需装订攻击时间的带视场角约束的三维协同制导律。建立了多弹协同制导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考虑视场限制的协同攻击条件。在三维比例导引弹道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偏置反馈控制的形式,利用一致性控制算法设计了带视场角约束的三维协同制导律。借助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严格证明了所提出的协同制导律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导律能使多枚导弹在满足视场角约束的前提下,以相同的攻击时间精确命中目标。

    2020年06期 No.204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多飞行器打击时刻有限时间一致的协同制导律

    徐骋;吕腾;

    为实现多无人飞行器对固定目标的饱和攻击,将该问题转化为多无人飞行器同时击中固定目标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打击时刻有限时间收敛到一致的多无人飞行器时间协同制导律。基于平面内的无人飞行器-目标相对运动方程,建立了多无人飞行器时间协同制导模型;基于一致性理论设计了分布式时间协同制导律,可保证所有无人飞行器的打击时刻在有限时间内快速达到一致,且无需无人飞行器大范围调节推力;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协同制导律可使多无人飞行器打击时刻快速达到一致并最终同时击中目标。

    2020年06期 No.204 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 基于参数时变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无人机协同行为决策方法

    吴英捷;曹欣芹;李杰;

    无人机自主决策是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提高静态贝叶斯、动态贝叶斯等传统方法环境适应能力,针对参数随时间平稳变化的情形,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时变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粒子滤波参数估计方法。形式化描述了结构不变条件下的参数时变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的一般模型;给出了PTVDDBN参数估计与推理决策框架;提出了基于粒子滤波的PTVDDBN参数估计方法;以战场环境中无人机协同行为决策为背景,开展了时变参数估计及PTVDDBN模型推理决策试验。通过对比静态贝叶斯、动态贝叶斯等方法,可知PTVDDBN模型算法能够更加准确地估计时变参数,推理决策准确性更高。

    2020年06期 No.204 53-59+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 基于射频隐身的无人机集群搜索任务分配算法

    张巍巍;时晨光;周建江;

    为提高无人机集群执行搜索任务时的射频隐身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隐身的无人机集群搜索任务分配算法。该算法旨在通过任务优化分配,最小化无人机集群截获概率的同时,最大化无人机集群的探测概率。首先,推导了无人机集群雷达探测概率和截获概率的表达式,并以此作为双目标优化函数,以完成任务的消耗时间为约束条件,建立双目标优化模型。然后,采用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该模型求解,求得其帕累托集。仿真结果表明:与随机任务分配算法和最小任务完成时间分配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可在搜索性能几乎没有损失的情况下,有效提升无人机集群执行搜索任务时的射频隐身性能。

    2020年06期 No.204 60-6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 马赛克战视角下的智能无人机集群作战概念研究

    邹立岩;张明智;

    针对智能无人机集群作战概念的界定问题,分析了"分布式作战"和"马赛克战"等相关作战概念,从继承性和相似性的角度,借鉴马赛克战的核心思想,提出了智能无人机集群作战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智能无人机集群作战概念的实例设计,探讨了智能无人机遂行集群作战任务应当具备的"认知"模式和全局作战视角,并对智能无人机集群样式和杀伤网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描述,最后分析了该实例设计的预期效果。该实例设计充分反映了智能无人机集群作战概念的内涵,未来可以此实例设计为概念原型,在具体的任务背景下,通过建模仿真的方法对智能无人机集群作战概念进行分析和验证。

    2020年06期 No.204 67-7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1K]
  • 隐身有人/无人机组合编队协同空战概念研究

    陈士涛;李大喜;赵保军;

    针对隐身有人机与隐身无人机组合编队协同空战新型作战概念,分析协同空战的作战场景,对比了防御型制空与进攻型制空的区别,分析体系支持条件,针对两种作战场景分别设计顶层作战概念,动态分析作战过程,剖析研究隐身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概念的必要性。研究成果对隐身有人/无人机协同的概念设计、工程研制和作战使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20年06期 No.204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总体技术

  • 国外近十年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发展综述

    张灿;王轶鹏;叶蕾;

    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正在世界范围掀起新一轮竞争热潮。通过系统梳理2010年以来国外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领域的发展动向,分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的总体进展和发展方向。综合战略规划、经费资源、型号项目、试验进展、关键技术等多个方面,从高超声速导弹和可重复使用高超声速飞行器两大应用方向,分别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的进展情况和发展态势。

    2020年06期 No.204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 未来几年美国高超声速飞行试验计划及实施举措

    胡冬冬;祝贺;

    分析了美国加大高超声速飞行试验频次的背景动因;基于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各军兵种针对高超声速领域的相关规划、计划、动态及预算文件,梳理了当前美军主要预先研究项目与型号研制项目的高超声速飞行试验计划及具体安排;以美国陆军为例,总结了其为支撑未来高频次飞行试验计划所采取的具体举措,包括运用"试训一体"模式、组建跨军种跨部门的联合试验团队、采用"轮换式"试验团队模式等。

    2020年06期 No.204 87-9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 高速动态分离风洞试验相似参数的讨论

    王磊;汤继斌;刘诗源;李新亚;林敬周;

    高速动态分离风洞试验中,高速风洞来流速度与真实速度相差较大且风速基本固定,大速度比极大程度的限制了高速动态分离风洞试验的可行性。针对此问题,结合高速动态分离的特点和试验目的,将动态分离试验分为六类:忽略/考虑重力的被动分离轨迹模拟、忽略/考虑重力的被动分离非定常特性模拟、主动分离特性模拟、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分离特性模拟,并推导出每一类试验的相似参数要求。不同模拟程度的相似参数可满足不同需求的高速动态分离试验,提高了试验可行性,对试验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0年06期 No.204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舰空导弹多目标虚实弹混合拦截试验方案研究

    孙健;王志佳;

    针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多目标拦截能力考核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现实-虚拟-构造(LVC)的虚实弹混合拦截试验方案。通过真实靶标和虚拟靶标共同构造全方位多目标来袭态势,激励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利用真实导弹拦截真实靶标、虚拟导弹拦截虚拟靶标,考核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全方位多目标拦截能力。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靶场全方位多目标同时供靶带来的测控、靶标和试验安全等难题。

    2020年06期 No.204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5K]
  • 基于能量分配的太阳能无人机飞行剖面优化设计

    李丁;杨发友;吴涛;曹昕;

    针对太阳能无人机高高度和长航时飞行过程中能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分配的飞行策略。该策略可根据储能电池剩余电量来引导无人机在爬升、巡航和下滑之间进行自适应切换,创新性地生成不同能量参数控制下的飞行剖面。将该飞行策略与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结合,对能量不足和能量欠佳状态下的飞行剖面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太阳能无人机飞行高度、续航时间、昼夜循环飞行的综合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升了飞行剖面性能,达到了精细调配能源平衡的预期。此外,优化剖面为飞控系统的飞行策略提供了有效输入,具有较大的理论研究和工程指导意义。

    2020年06期 No.204 10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 基于概率风险评估的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王鑫;陈金豹;杨卓鹏;杨超;马远青;侯俊杰;

    针对某型导弹武器系统作战任务剖面复杂、参试产品多样等特点,提出一种利用概率风险评估技术开展可靠性建模与评估的方法。根据典型作战任务剖面构建事件树模型,结合任务剖面各阶段参与产品构建故障树模型;综合运用单机级基本事件的可靠性数据和系统级功能事件的补充试验或仿真数据,应用贝叶斯分析确定功能事件可靠性;利用重要度排序识别薄弱环节,为降低系统风险提供决策支撑。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卫星、运载火箭等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2020年06期 No.204 11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 舰载对陆导弹登陆点规划选取研究

    桑雨;谢春思;由大德;刘志赢;

    针对舰载对陆攻击导弹登陆任务点选取问题,提出最小登陆安全距离和登陆区爬升等位线的概念,构建了一种基于陆上飞行航迹与登陆区爬升等位线相结合的便捷规划选取方法。根据陆上战场威胁分布建立威胁Voronoi图,将连续可飞空域离散化为网格点,通过威胁代价函数计算各航迹段的代价值,利用基本蚁群算法在威胁Voronoi图模型上实现由目标点至登陆区的陆上段航迹规划,结合登陆区地形因素和导弹机动能力约束,建立登陆区爬升等位线,确立可行的备选登陆点集合,按整体最优选取出登陆点。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0年06期 No.204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 大气紊流对飞行器飞行和命中率影响研究

    肖春生;范大蔚;林建军;

    针对飞行器复杂自然环境组成,介绍了阵风紊流模型对飞行器仿真试验置信度的影响;基于随机波浪理论,建立了阵风紊流数学模型,研究了阵风紊流模型计算机建模方法;基于Davenport谱建立了阵风紊流模型,并引入到某型号飞行器数学仿真试验中,得出了阵风紊流对于飞行器飞行状态和命中精度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在仿真试验中引入阵风紊流模型是可行的;同时,阵风紊流会引起飞行器攻角、侧滑角的高频变化,降低飞行器飞行品质和飞行器命中精度。

    2020年06期 No.204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计算机应用技术

  • 脉冲噪声下基于广义循环相关熵的DOA估计

    蔡睿妍;杜晶;

    作为阵列信号处理的重要研究领域,DOA估计在反辐射导弹、射电天文学、雷达信号处理等军事和民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脉冲噪声环境下传统的子空间类DOA估计算法性能退化问题,提出了广义循环相关熵的概念,给出了基于广义循环相关熵的ESPRIT算法。首先由阵列输出信号构建广义循环相关熵,再通过广义循环相关熵估计矩阵获取信号子空间,利用信号子空间的旋转不变性实现目标源的DOA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较之现有DOA估计算法,提出的算法能够更好地抑制脉冲噪声。

    2020年06期 No.204 132-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冲压发动机巡航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彭瑾;于宗洋;刘志明;

    为了实现冲压发动机全空域飞行范围内性能优化,针对冲压发动机-导弹的一体化飞行控制进行研究,利用小偏差线性化理论建立导弹巡航控制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系统频域稳定性分析,进行控制器设计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建模、设计与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此类以控制系统主导特性为基础而开展的建模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以及稳态精度,同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稳定性,为后续冲压发动机推力控制和导弹弹道优化问题提供参考。

    2020年06期 No.204 140-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 基于光学测量数据的发射车模型参数辨识及验证研究

    王亮;张妍;周晓和;袁天元;

    针对导弹发射过程中,在离轨时刻发射系统变形量计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发射系统简化建模的方法。首先,采用多弹簧串联方法建立了发射系统模型,其中考虑导弹质量、发射角度对刚度的修正。其次,给出了基于测量数据的发射车模型参数辨识和检验的整套流程。最终,通过算例对整个流程和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辨识结果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多弹簧串联模型可以有效模拟发射车的回弹量初始值,随着参与辨识的先验信息的增多,模型辨识结果趋于更加稳定和合理。

    2020年06期 No.204 14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 战术导弹技术理事会邀请函

    <正>为充分发挥《战术导弹技术》期刊对我国导弹武器系统科技创新中的理论和技术成果的报道及信息传播作用,加强各军工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搭建一个活跃的知识服务平台,促进我国导弹武器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经研究决定组建《战术导弹技术》期刊理事会。《战术导弹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是为导弹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等服务的学术期刊。刊物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导弹与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技术,任务规划技术,推进技术,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导弹武器系统及其分系统应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2020年06期 No.204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 飞行器集群协同任务规划与控制专栏介绍

    <正>专栏情况近年来,美、俄、欧等军事强国和组织均加大了对导弹防御技术的重视程度,加快了反导防御系统的建设步伐,极大影响了进攻型武器的作战效能。在高动态、强对抗的现代作战环境下,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作战任务需求,进一步提升战术导弹等飞行器的作战效能,飞行器集群协同作战已经成为未来武器装备的新兴作战样式。

    2020年06期 No.204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6K]
  • 飞行器先进设计与自主规划团队

    <正>飞行器先进设计与自主规划团队隶属于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工程系,所在的飞行器设计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团队负责人为刘莉教授、龙腾教授,现有教师4人,其中教授2人、预聘副教授1人、助理研究员1人、博导3人;在读研究生18人,其中博士生6人、硕士生12人。面向国家发展精确制导武器、智能集群飞行器等装备的重大需求,团队主要致力于飞行器先进设计理论与方法以及集群飞行器协同规划控制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并积极拓展集群体系设计优化与跨域智能飞行器系统技术等新兴方向,龙腾教授牵头的"跨域智能飞行器技术集成创新团队"获批北京理工大学首批青年科学家工作室。

    2020年06期 No.204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8K]
  • 《战术导弹技术》2020年总目次

    <正>~~

    2020年06期 No.204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期刊联合征订启事

    <正>《战术导弹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2015年、2018年连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2020年连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刊物是为导弹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服务的综合性学术技术类刊物。主要刊登导弹和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技术,任务规划技术,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推进技术,计算机在导弹武器系统及其分系统中的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学术技术论文。

    2020年06期 No.204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战术导弹技术》征稿启事和投稿须知

    <正>《战术导弹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是为导弹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服务的综合性学术技术类刊物。本刊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一、征稿启事《战术导弹技术》各栏目征文范围如下:1、学术前沿主要刊登包括人工智能技术、量子技术、隐身技术、仿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在导弹和导弹武器系统、无人机、无人装备、临近空间飞行器、空天飞行器中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方面的技术论文或综述。

    2020年06期 No.204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 下载本期数据